活在互联网数字世界中的我们,越来越怀疑,事实和真相到底还存不存在?都说后真相时代里的人们并不在意事实真相,只在乎情感和个人偏好。罗素也说过,人的情绪起落是与他对事实的感知成反比。
许多人想做一个以事实为中心的成熟的人,渴望知悉真相的。毕竟,我们存在的真实世界,并不是一个完全被数字化的封闭系统,傅里叶变换不能把整个世界都标准化了是不是?
我们要拥有客观的态度,得先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时刻警惕偏见和曲解事实,保持思想敏感和开明,也许这样我们才可能接近事物的真相。
就像电影《哈佛风雨路》中主人公丽斯那样,像孩子一样的思考,拥有动态的智慧。
老师问:为什么我们不用教科书?
丽斯答:字,作者的文字,许多其他人的文字。
老师再问:为什么我要你们看它?
丽斯再答:因为一种观点给你一种世界的认知。
老师又说:为什么把我们局限于这段故事呢?历史是什么?
丽斯又应:历史是,我们全体,我们所有的经历都是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