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跋
丙申冬月,于京郊闲居,接电邮一件,打开方知是俊奇先生发来底稿一篇,题为《我的自传》。因此,有幸成为这篇自传体文稿的第一读者,足见作者对我这个文辞疏遗的田居老人的抬爱。去年仲夏,回故乡纳凉,曾专程拜访多年未曾谋面的先生,在他寓所附近小园见到他时,只见他佝偻着身子一个人在小径上艰难地拖动着双脚,人仿佛瘦缩了许多。显然,他还坚持着适当的活动,与沉疴顽强的抗争着,几年前他得了类风湿病。这次晤面后不多日,一次老同事老学友聚会时,席间先生向我表达了想写点东西并希望我能为他的文章写些文字。在身体状况如此不争气的当儿,他的想法让我有些震动,真佩服他的勇气和进取精神,要知此时先生的指关节腕关节等部位都已严重变形,连握笔都困难,他已是古稀之年。感动之余,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他,尽管我承受不起他的“错爱”。
《我的自传》文中,俊奇先生讲述了他童年少年青年直至如今古稀之年长达七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是一本珍贵的自传体家传,是留给后世和子女的宝贵记忆,亦为当今盛起的民间口述历史的一个章节。《自传》所述涵盖俊奇先生人生奋斗历程中记忆与感怀最为深刻的苦涩和精彩瞬间,兼具真实性、唯一性、私密性和进取力,从而更加吸引人。《自传》文风枯澹平正,读来似一幅淡雅美丽的山水长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不觉引人入其境,悟其意,享其美。光荣的历程甜蜜的爱情本真的生活通过质朴的文笔汩汩从笔尖下流淌出来,又如一股山涧的清溪带着泥土的芬芳浸入心田,滋养肺腑,良善致远。文不饰词彩,却似一坛刚开坛的陈年老酒,醇香四溢,让人陶醉。应了那句“文如其人”的喻句,先生质朴真诚的性格也正如其文,平正雅洁。
俊奇先生和他的夫人李秀英都是高中时我的学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与俊奇先生同在一座办公楼工作多年直至退休,他是我难得尊敬的领导,时任大同市矿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质朴平和,真诚认真,实事求是,外韧内刚是了解他的同事朋友们的共同口碑,众望所归,他工作得心应手,一起工作的同事也心情愉快奋力进取。
九十年代后期,地方上跑官要官现象频发,贪污腐败百姓憎恨,党风政风不容乐观。地方党委政府有些官员急功近利,忙于表面文章,政绩项目,不思长远发展,只谋快速升迁。权利得不到监督制约,“调税买税”,“调税买车”,独断专行,带病提拔,甚至谋求“圈子”利益。主要领导拒提制定全区“十·五”规划建议,计划部门根据省市要求和部署已经编制好的规划不讨论不上会不走应有的法定程序,致使区人大常委会无法将全区“十·五”中长规划(草案)列入人大会议议程,造成这一时期的中长发展目标不明。对于这样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俊奇同志有着清醒的认识,时常流露出担忧和焦虑,甚至不满。此间他疾患加重,常外出诊治。今隔二十余载,举国重拳反腐,“打老虎拍苍蝇”,山西党政班子塌方式腐败,终现端倪。俊奇先生的正直和远见,他外韧内刚的性格,坦荡忠诚的人品让人敬重。
《自传》中,先生讲述了他的家庭生活和爱情历程,字里行间弥散着对妻子的浓情蜜意真挚深爱和略带亏欠的自责,诠释了那个年代的爱情观和择偶标准,阐释着爱的真谛。秀英大姐作为现代女性“大家闺秀”,身上同样体现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她工作努力,业绩卓著,是大型国企的中层领导,家里是任劳任怨豁达贤良的妻子和慈母,为俊奇先生全身心投入工作撑起一片天。丈夫生病的日子,又竭尽全力尽其所能寻医治疗,为先生树立“与疾病长期和平共处”的乐观信念做坚强后盾,对先生日常起居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关爱有加,周围同事朋友同学都交口称赞,羡慕不已。俊奇先生退居二线后,大部分时间都居家养病积极治疗,病魔的长期摧残,对他的意志是极大的考验,然而,他始终坦然积极面对,边治疗边坚持一些必要的活动锻炼,顽强地与疾病抗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自传》中讲述了工作之余我与他外出休闲的几则故事,这些事已时隔多年,但在他心中还是那样清晰,珍藏在记忆深处,足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同事朋友的情谊,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希望他能得到较好的早期治疗,且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陪他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使他的注意力不要总集中在疾患上而增加思想负担。
人的一生得一二知己足矣,俊奇先生的人格力量和他质朴坚强的性格,无疑让我从一位兄长身上深悟到人生的本义——本本分分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于国于民有益。先生人格魅力的形成,得益于青少年时代农村艰苦生活的磨难,得益于部队严格的训练和培养教育,得益于自身长期追求进步的不懈努力,也得益于美满和谐家庭的润泽。
人的一生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不同,有时大道笔直,有时山路曲折,固疾给先生晚年生活带来不便,不能说不是缺憾,然而,豁达的心态坦然的应对加之亲人的关怀,先生在精神层面已经战胜了疾病,仍以他蹒跚而坚定的步伐继续追求着美好的明天……我们无法假设历史设想人生,只应尊重历史启迪人生。
俊奇先生邀我为《自传》写些文字,我问自己,写些什么?《序》乃写在书或诗文之前,《自传》本文朴实无华原汁原味,作为家传家族传承,犹如讲述给当今和后世的连本故事,还是先读原作,解其所意,表感悟抒感慨得真要自然是拜读原作之后,因此,自当作《跋》为宜,欲表浅识。
由于才疏学浅,量不能胜任重托,承蒙先生真挚盛情,若不为,便成却之不恭了。
刘致海
2016年12月9日
于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