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凤姐
引用凤姐的话,没有嘲讽的意思。现在的人,包括我自己,除了刷手机,恐怕连杂志都很少读了,更别说认真读一本书了。
1、大数据下,人越读越窄,越读越傻
前段时间,埃航波音737MAX8出事,就在网上跟着读了几篇报道。随后的一段时间,基本打开APP都是关于波音和737的文章,愣把我一个文科生变成了半个“飞机专家”。
写文章需要搜索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接下的一段时间,你的APP首页肯定会被这方面的内容“狂轰滥炸”,想再看点别的方面的内容,要么把账号注销,要么费力再去搜索,重新把系统的偏好生掰回来。
拥有着深度学习和分析功能的大数据,反过来成为禁锢我们的牢笼。
仔细想想,这也太恐怖了。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太大,打开手机本就是漫无目的的浏览,其实已经被背后的大数据拿捏地死死的: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给你看,良莠不齐而又来往重复的消息填充着我们越来越贫瘠的大脑,临睡还满足于“啊,我今天又看了不少文章”“我又成长了”的错觉中。殊不知,在这样看下去,我们真就距傻子不远了。
2、翻开一本书,让自己漂浮的心沉下来
特别怀念自己上学时读书的那段时光。
小学时没有什么像样的书可读,就把当时能拿到一切来读。没有什么功利心,也不是为了成绩,就是觉得外面还有那么精彩的世界,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人。
初中时临近毕业,学校才有了一间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室。由于和老师关系比较好,假期里就背个空书包,借一批、看一批、还一批。也许是受到《十三岁的际遇》里那个因无知而哭泣的小女孩的影响,一种刚刚萌发的原始的求知欲开始觉醒:苍穹下数以十亿计的人,我想当那个抬头看天的人。
再后来,读书似乎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一段时间不读书,就觉得自己整个人漂浮起来,找不到重心。也不再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失意时,把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摆在床头,随时拿起来翻阅;坐火车时,也可以在人声嘈杂中把《国史大纲》读得津津有味。当一本书看完,漂浮的心终于沉稳下来,我又重回大地了。
3、读书的初衷是什么
我们听过了太多关于读书的道理,可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每当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看看案头那本翻开就再也没看过的书,暗暗发誓,来年一定不负岁月,好好读书。虽然我们明知,来年也只是今年的一个翻版。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读书。
我也不知道。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三体》作者刘慈欣大大写过一篇以《朝闻道》为题的科幻短篇小说:一群科学家以自身毁灭为代价,只为知道宇宙的终极奥秘。这是对人类最高尚的求知欲的一种致敬。这种求知欲是剥离了世俗物质甚至责任和大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求知欲。求知既是过程,也是目的。
这种境界,怕是大部分人永远不可能达到的。
也许,对我们来说,花三五十元钱,用上几天十几天,就能得到别人几十年的人生智慧和积淀,作为读书的理由,这也就足够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