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那会,我最为羡慕的是体育老师穿的一双鞋,蓝色,跟我们所穿的胶鞋或者解放鞋真是天差地别,看着就上档次,高筒,盖过脚跟,老师说那是回力篮球鞋,打篮球穿的。这种为打篮球而设计的鞋子,在把鞋底磨穿才丢弃为主流思维的年代,我不曾起心动念要拥有一个回力梦。
学生阶段穿得最多的是那种小白鞋,胶底布面,穿久了,鞋头会开嘴,鞋底会穿洞,鞋面会开花。在不轻易弃鞋的年代,在家帮父母耕种农活是不穿鞋的,只有上学才敢小心翼翼地穿上那一双望眼欲穿的小白鞋。
从买新鞋到把鞋穿破,点滴过程就是一种生活修行。鞋子穿洗久了,鞋面会起毛,从一个小圈圈变成大圈圈,像一朵凋萎的花。要是觉得不体面,剪掉毛边,还可混一段时日。鞋底破洞比较不易让人发现,只是走在坑坑洼洼的乡村泥石路上,皮肉触碰地面,又刺又烫,只好忍着踏步前行。雨天一地泥宁渗透破鞋底,鞋里尽是泥水,走起来吱吱作响。泥水与鞋垢狼狈为奸,掺合成汁浸泡脚板,在课室里坐过一个上午,回家把鞋一脱,那味道与树胶厂飘出的恶臭相去无几,提神又醒脑。鞋开了嘴比较麻烦,那年头没有强力胶,用橡皮圈套着也很难叫它闭第。让它在路上张扬,着实丢人现眼,只好让父母拿粗针线来扎缝起来。
当年穿鞋的附加作业,是洗鞋。像每个礼拜天写大小楷一样,鞋子必须每周一洗,为鞋面涂脂抹粉,用白色的粉饼在湿鞋面上均匀涂抹,接着就劳烦太阳把它晒干。环境就是这样悄悄地让人感受生活,这不起眼的小事,脚底下那双臭鞋,不经意地熏陶着童稚,滋长了珍惜与爱护的心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