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年4月,我刚好读完了10本书。跟去年的相比,进步很大。每天睡前看几十页书,正在逐渐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和精神放松。
哟,还不错哦。
为啥今年读书比较多呢?近年来生存环境持续恶化带来的焦虑大概是客观原因,不好的年景里要修炼内功,以及寻求精神安慰。主观原因是,坚持读书计划失败的次数多了,总结了经验,找到了一些让自己能坚持下去的方法。
1. 看不下去的书不用硬看
读书很好,但也没那么神圣。早些年的我对书有一种没来由的敬畏感:认为一本书,只要被我选中了,打开了,开始读了,就有义务要看完它。否则不仅是对作者的不尊重,自己也会有强烈的挫败感。
这种心态带来的副作用是:很谨慎的选书,不轻易开始。给自己加太多戏,反而会让一件轻松的文娱活动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压力。怎么看个书这么别扭?实在没必要。
但是今年我不一样了,我想开了,我渣了。我要觉得这本书好看,能看,可以看懂,我就开开心心看,我要觉得难看,看不懂,没有用,太低级,我就扔一边,换一本。抱着这样的心态,看书就轻松多了。
做人嘛,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现在我的书桌上堆着好几本看了一半看不下去的书,其中一些名气不小,很多名人推荐过。但是也许是我的认知层次太低,看不懂或者觉得太难读,没办法欣赏。
现在看不下去没关系,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2. 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精读
读书不是程蝶衣和段小楼谈恋爱,少看一个章节、一段话、一句话、一个字,都不叫读完?读书就像海边拾贝,一本书中的大多数内容,于你只是沙子,其中少部分是贝壳和珍珠。尤其针对一些非虚构类的、提高认知能力的书(社会、商业、经济等),有很多早就掌握的内容,完全可以跳过,或者略读。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他们一年能看几十上百本的书的原因。高手读书,见机行事。
我从今年开始慢慢尝试选择性阅读,总结出来的经验如下:
先看结论,如果看过之后明明白白,内容都是结论的佐证、说明、举例,则可以略读;
同样的道理,如果结论和自己的已有认知不同,或不知其所以然,则要提高注意力精读,这是拓宽思维边界的好时机。
看书就像和作者聊天,有些话懂得都懂,不用浪费太多时间了。关注那些不懂的部分,则事半功倍。人生苦短,只看重点。
3. 好书值得反复读
如果一本书,你全程或者90%的内容都没有略读,看完之后醍醐灌顶,啧啧称奇。那这本书大概率是一本好书,值得读第二遍,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我最近一次有这种感受的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可以说是帮我打开了新的看世界的角度,我同时买了得到的音频课程和实体书籍,受益匪浅。
好书反复看,并不浪费时间,收益也不见得会比充满不确定性的新书小。
4.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舒适区
我最佩服那种早上、中午、晚上、在地铁上、在公园里、在星巴克……任何场景都可以读书的人,我不是那种人。
目前为止,我最舒适的阅读时间是睡觉之前坐在床上,此时心境最好,效率最高。最近在尝试如厕时看小册子,效果不太好。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多尝试总能找到自己的阅读舒适区。比如有些人会建议阅读者记笔记、写心得,于我而言现在阶段这些都是压力,我选择不做。
遇到精彩的内容有时会忍不住一边赞叹发微博,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只享受过程。也许在未来的某一个瞬间,就想记读书笔记了呢,这件事情就随缘吧。
多年前关注过一位作家,很有灵性。她的微博简介如是说: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这句话我挺喜欢,反复回味,读书的确是获得快乐最容易的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