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加入共建智囊团,可以先睹润总的文章,今天这篇谈写作的,如获至宝,赶紧做了笔记。
他表示写作是最好的投资,从他的经历看出,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学霸,他在1994 年,他的文章第一次公开发表,刊登在《中学生报》上。
那年他还在南京读高中,以一篇《我的准遗书》,告诉同学们都别再来找他了,他要努力考大学,与书为伴,与玩告别。
这封“遗书”,让他收到人生中第一笔稿费,当时的一笔巨款,5 块钱。
2006 年,他在微软打拼奋斗的日子,写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爆款文章《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
这篇文章当时传遍了整个互联网,红极一时。直到今天,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等平台还有无数人转载和修改这篇文章。
2018 年,刘润老师两季的《5分钟商学院》结课,现在已有超过 33 万人订阅,成为总收入超过 6000 万的知识产品。
24 年时间,从 5 块到 6000 万,这是持续写作带来的价值,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
他写作24年,从5块到6000万,经验总结下来,竟然只用了三句话:
用三千尺瀑布的逻辑势能征服读者;
用单反相机式的观点聚焦写服读者;
用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服务读者。
他说,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时间长短,而是写作的逻辑和方法。
单单来看这三句话:足够工整,精准,形象。“三千尺”即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泄千里;单反相机,相机中聚焦最好最贵的相机;游标卡尺,也可以看出润总是一位理工男,包括势能这样的概念。可能对于学理工的对这样形象的比喻更容易理解。
然后是“征服”,“写服”,“服务”。三个服的用词,可为精准,不服不行。
接下来,分别举例对三句话进行了阐述:
— 1 —
三千尺瀑布的逻辑势能
太有表达欲的人,是写不好文章的。
他这么多年的经验是,真的要写好一篇文章,心里面装的不是“我”,而是“你”。
“不管是什么阅读场景,最重要的都是照顾读者,有好的阅读体验。”
心里首先装住读者。就像好的交流者,除了善于表达,更要善于倾听。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
“所谓三千尺瀑布逻辑势能的第一点,就是让读者能顺畅的阅读,没有卡壳,不会停顿。无咯噔写作,是写作者必须达到的要求。”
顺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篇文章出来,首先是字面通顺,然后是表达的意通顺。“必须达到的要求”,回想起自己加入007以来,用忙作为借口,一篇文章总是匆匆完成,没有花时间认真打磨,虽然“一气呵成”,但很肤浅,自己最多反复几篇改改错别字,达到让人读着字面和意思顺畅还差得远。
“我们用文字创造迷人的风景,邀请读者前来欣赏,我们是读者思维的导游。”
举例:比如你很孝顺,想给父母钱,给了 1 万块可是他们却怎么也舍不得花,怎么办?
第一步,场景导入。
第二步,打破俗知俗见。
第三步,解释原因
第四步,给出建议
第五步,总结升华。
通过这样的步骤 ,知道了一个场景,解决了一个问题,还能明白一个概念,学习一个知识。
“三千尺瀑布的逻辑势能,每一步都能引导读者的思想,能非常精准的揣摩读者如何思考。”
方法就是:提问,回答;再帮他问出来,接住再回答;再问出来,接住再回答……
需要达到效果就是:
“三千尺瀑布飞泻而下的结果,应该是他读完文章后感觉淋漓畅快,直拍大腿,满意而惊叹说出一句:
他简直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把我想说的话都写出来了!
过瘾,真过瘾!”
— 2 —
单反相机式的观点聚焦
写出好文章的第二句话,是要有单反相机式的观点聚焦。
什么意思?
就是要打透,要醍醐灌顶。
举了个诚信的例子,说明如何讲透。
“真正的诚信,是选择与世界重复博弈。”
想要讲透一件事情,应该是不惜笔墨的。单反相机式的观点聚焦,就是要写到读者叹服为止。
然后举了李超人的例子:李嘉诚先生经常说:“我做生意,我拿七分可以、拿八分可以,但我只取六分。”
“读者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们就要用不可辩驳的事实,翔实的数据材料,深刻洞察的见解让读者彻底叹服。”
多难呀,要有事实,数据,材料,更要有洞见。没有大量的输入,思考,积累,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不叹服都不行。
— 3 —
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
写出好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
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第一点就是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古有吕不韦的一字千金,润总也一样。他写文章有一个非常大的习惯,写完之后要不停修改删减。
比如说《5分钟商学院》,每一篇文章的生产流程,都是先从 2 万字左右的素材里,先整理出 2、3 千字的文章。然后,他再一个字一个字的删减到 1800 字左右。
他表示,狂虐自己,是为了保证知识的密度,也为了帮助学员节省时间。看来,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狂虐自己”也就是折腾自己,付出艰辛的努力,十分的素材精减至一分 ,是何等的努力,非常人不可为之也。
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第二点就是短。
著名的作家马克吐温,他曾经给朋友写信,表示抱歉:
我今天没有时间给你写一份短信,所以今天只好给你写了一封长信。
所以“删”的目的什么?是把没有价值、没有知识含量用词剔除。
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他写的《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这篇文章,原名后来被很多人改了,改成《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MBA课》。
为什么他把“车”字删掉,因为觉得这个字是多余的,所以一定要删到最后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满意了为止。
你可以想象他连标题都这么改,当时整篇文章他得改成什么样?
他给出了可以操作的方法:
试一试把长句改成短句,把长段落改成短段落,非常有助于读者能认知、理解、接受你的观点。
而不是嵌套加嵌套,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的长句子,都是复杂的修饰和莫名其妙的形容词。
游标卡尺式的用词拿捏,第三点就是准。
每个词背后它的心情、含义、场景都是不一样的,游标卡尺,就是要懂得用词的拿捏。
改,短,准,是游标卡尺用词拿捏的三板斧,三字诀。
这就是他自己压箱底的写作心法,今天拖着拽着全部分享给我们。
他表示今天谈写作,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巨匠,而是为了准确传递信息,并获得最大的接受度。
演讲在现场时影响更远,那么写作在时空上就影响更深,也是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
但尽管如此,江湖上关于写作依然有 8 万 4 千个门派,他与我们分享的,是“5商派”、“刘润派”的独门秘笈。
感谢刘润老师毫不保留的分享,让我预估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我认为,又是一篇爆款 ,预测起码6万加。
打脸了,第二天看了一下,2.2万。但这仅是一天的阅读量,随着文章的不断转发,很快可能会到6万的,10万+也未可知,无论怎样,这么高深的“九阳神功”,除了勤学苦练,还得看个人的悟性,能够通过经年累月,能吸收领悟几成,可能真得看每个人的天生悟性了。而不是象张无忌般的,乾坤大挪移,一会功夫即可达到七层的,毕竟少数,象我辈的凡夫俗子,花个十年八年的,可能也仅得皮毛。所以必须内外皆修,即除了践行,还是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