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志
《阿Q正传》——旧时代的迟钝等同愚昧可悲

《阿Q正传》——旧时代的迟钝等同愚昧可悲

作者: 夏禾火 | 来源:发表于2016-02-22 14:26 被阅读218次

《阿Q正传》摘抄简评

1.“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到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又有些胜利者,当克服一切之后,看见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诚惶诚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没有了敌人,没有了对手,没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个,孤零零,凄凉,寂寞,便反而感到了胜利的悲哀。然而我们的阿Q却没有这样乏,他是永远得意的: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

讽刺,尖锐,该说是鲁迅不愧是鲁迅先生,别人不敢说的,他就敢说,还是用最直接最撕破脸皮的方式说出来。不过中国这样的精神文明倒不是从以前就有的,以前有古人惜敌如命,甚至也有想到死去的人而觉得胜利了无趣味的,中国这样的精神文明,是因为近代的大起大落,最深的耻辱,和最高的荣誉感堆积起来的,不是谁的错,只是正常的转变历程罢了。

2.“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

我只能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自己的推脱责任给毁掉了。失败了,就怪在女人身上,本来要女人的也是你们,失败的也是你们,又不是我们非逼着你失败的。自私的劣根性,真是可恶又可怕!

鲁迅讽刺那种把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都归罪于妇女的观点,再往后看,也无不是在讽刺这一点。

3.阿Q一生就是迷迷糊糊地活着,不好不坏地活着,心满意足地活着,迷迷糊糊地死去,不好不坏地死去,心满意足地死去。从活着到死去都是自己不清楚不明白,别人虽然不清楚不明白却装作很清楚很明白的,有时候想想,如果不是有鲁迅这样的作家存在,我们还指不定有多么迟钝呢。迟钝过了头,就是愚昧了。

至于鲁迅先生,他不一定就是绝对清楚绝对明白的,只不过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清楚不明白,也知道别人比他更不清楚更不明白罢了。

中国人的精神文明,说清楚了,就是文字游戏而已。

相关文章

  • 《阿Q正传》——旧时代的迟钝等同愚昧可悲

    《阿Q正传》摘抄简评 1.“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到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

  • 双阿正传

    ——原著《阿甘正传》和《阿Q正传》影片。 《阿Q正传》,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

  • “阿Q 正传”的 “阿Q精神”

    “阿Q 正传”的 “阿Q精神” 阿Q"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角,很多人都读过这篇小说。很少有人没听...

  • 阿Q的胡思乱想

    周末又翻开了《阿Q正传》,现在读来觉得可笑又可悲,好像又懂了点他为何这样。我思考的是,我之所以觉得他可悲可笑,完全...

  • 2018-08-29

    《阿Q正传》看了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

  • 可笑又可悲的精神胜利-《阿Q正传》

    这本书被人们评价为鲁迅先生众多文学作品中最优秀的一本,它对于我们后世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于是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认真的...

  • “阿Q正传”

    从小学课本中,老师的课堂上知道了鲁迅,知道了阿Q,一直以来知道的只是道听途说,这么多年来却没有主动的去读一读寻一寻...

  • 阿Q正传

    今天看了一部老电影。 阿Q正传, 在影片的结局, 旁白说到, 阿贵到底死了, 他是没有后代的。 可是据考证家考察,...

  • 阿Q正传

    短文摘抄: 1.有人说:有些胜利者,愿意敌手如虎,如鹰,他才感得胜利的欢喜;假使如羊,如小鸡,他便反觉得胜利的无聊...

  • 阿Q正传

    第一章《序》:阿Q还沉睡在背景之中,也还没有给予姓名。作者仿佛从传说中发掘实际人物一样。用考证学的方法描绘阿Q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Q正传》——旧时代的迟钝等同愚昧可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rb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