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像是得了读书饥渴症,每天要阅读6-7小时,只要看见有人推荐说好的书,就想要买来读一读,要是不读一下就觉得好像是吃亏了似的。而每看完一本书,心里都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又增多了。
在这个如饥似渴阅读的阶段,我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当时我还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了最近读了一本书,看到一个概念特别好。我看他提到的书名,心里很窃喜,因为自己刚刚读过。
于是我就说,我也觉得这本书特好,我觉得这本书的观点特别新颖,读完感觉像是任督二脉被重启了一遍,彻底刷新了认知啊。
朋友听了我的话很是赞同,接着他说,我没有看完整本书,就是刚好看到这个概念觉得特别有用。正好我现在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问题,这个概念正好可以帮我打开思路。我就把书放到一边,研究这个概念。然后,他和我说了好多,如何理解这个想法、之后又做了些什么事,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等等。
听他说的话,我一边听一边心里发凉。突然我觉得自己过去的书好像都白读了,除了会说两句刷新认知,打开眼界,似乎我读过的书对我没有任何作用。一时之间,我不晓得该作何反应,只是看着身旁一堆还没有拆封的书,默默的把它们推到了一边。
然后我就在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同样是读一本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论读书方法,做笔记,其实我都做得很认真,我也是带着问题阅读,并非漫无目的。
现在我知道了,我的问题就在于太过专注于“读书”的过程。
在阅读时,因为一直读的感觉太好,不知不觉就把问题放到了一边。虽然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记录下问题,但是想的却是,等我读完整本书再一起解决,而等读完了整本书,发现还有好多书要读,结果记录下来的问题就被搁置到了一旁。
如此反复,就变成一种恶性循环。结果是读书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读过的书一点都没有发挥作用。结果就变成“书到用时方很少,书到读时又嫌多”的尴尬处境。
领悟到这个事实,瞬间让我想到现在很火的阅读方法,“功利读书法”。
功利读书法的首要原则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阅读。阅读时,先看目录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和结构,再重点翻阅和问题相关的章节,没有必要从第一页读起。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阅读具有实战意义,随着问题的解决,可以加深对书籍知识的认知,而对知识的认知加深,又可以反哺到问题上,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如此提问—思考的往复几个回合,就可以把书中的精华全部吸收为己用。
反观我之前的阅读,虽然读书是非常专注,但其实并没有认真深入的思考。虽然做笔记很认真,但都是重复书中的知识点,并没有加入自己的认知。虽然也写阅读笔记,输出文章,同样还是流于理论的浅层,甚至会因为过于关注文章的写作形式,而忽略了思想和观点,更重要的是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这样阅读,当然没有效果。因此,关于如何更高效的阅读,我总结了以下3点。
1、阅读时,专注于书中的思想脉络和观点表达,遇到问题就停下来思考,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没有关系,不要把读完整本书当成阅读的任务,读完只是结果。
2、遇到某个引发思考或质疑的观点,不要只做记录,想着看完书再整理,而是当下立刻去做,去找解决方案。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忘记阅读这回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此外,解决问题,最好是多做关联和自我引导,将新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做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扩充自己的知识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知水平。
另外,关于“功利阅读法”,其实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曾经很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大概都是被“功利”二字给困住了。一提到“功利”,总会让人联想一些特别世俗的想法,下意识里会觉得读书是一件清高的事,不应该被这种庸俗的想法绑定,所以不屑一顾。
现在,我觉得“功利”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用”。
真正的阅读是要“用”书,而非“读”。当然,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有其边界。“用”书的阅读更多适合实用性书籍,对于纯文学、小说、诗歌一类的艺术作品,就不在此范围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