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晋到隋,这一段可就厉害了,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有一种慢慢长夜、见不到头的感觉,同时又觉得世风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简而言之,这段历史分裂的太长了、太乱了,又让我们刚说的三国时代相形见绌。简单的说,这段历史从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二月十一日,刘曜围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彻底凉凉开始(这还没把八王之乱的最后几年算进去),到大定元年(581年)隋朝建国结束,共264年。这段历史时期,仅比明朝短了12年。
因为时间太长,我们再进一步拆解一下。
从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开始,到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接受晋恭帝禅让建立刘宋,开启南朝序幕,这约100年间,就是东晋的国祚延续的时期,说起来东晋虽然是个小半壁江山,但在能苟这个维度上来说还是可以的。
这100年间,南方基本就是一部士族衰亡史,有刚开始的“王与马共天下”的大士族、琅琊王家(王敦、王导、王羲之)、谢家(谢安、谢石、谢道蕴)、庾家(庾亮)、太原王家(王国宝、王恭),到中等士族祖家(祖逖、祖约)、陶家(陶侃、陶渊明)、桓家(桓温、桓玄),到士族基本下场(没有退出官场,但是起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了),庶族崛起于行伍之间,也即是南朝四家了。
南方总算还维持了100年的表面稳定(其实也是没少内乱),北边可就是妥妥的乱纪元了,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五胡十六国,100年过去,你方唱罢我登场,已经有很多历史人物和政治势力变为了“眼前浮现的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了,包括但不限于刘渊的前赵、石勒的后赵、李家的成汉、张家的前凉、苻坚的前秦,符丕的后秦,这些我们也没必要一一述说,不是本文主要想说的部分。到公元420年这个时间点上,十六国的烟云还留有一点余韵,我们只看下这一年除了刘宋年号之外,在北方使用的年号,就可以明白一二。
北魏泰常五年;
北凉玄始九年;
西凉嘉兴四年、永建元年(改元);
北燕太平十二年;
夏国真兴二年;
西秦建弘元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