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燥热,蝉鸣激烈,地面好像就要烤糊了一样。林子也多数都密不透风,树像是失去水份一样,绿色都蔫的毫无生机。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雨后的夏天。尽管一场雨就会带来一次温度的高升,雨后更热,热气像是从地面都冒了出来。但雨后的树叶和草地都透亮的,生机勃勃,看了悦心悦目。我最近常常纠结,看着文青退休后的读书写字和看天的生活,每天的鸳鸯北湖变化,我渴望有属于自己安静的时间。但我知道即便给了我这个时间,我可能还是会用于喧嚣和热闹,等人走安静下来又会懊悔失去了可以静思的时间。如此以往反复,这样的时间段看似没来其实无形中已经走了。
不安于室,回想起来我似乎欠缺的就是静,生活好像患了多动症,不得一刻清闲。即便没有工作的日子也是恍恍惚惚的过,游魂一样的出门一圈然后游魂一样的回到家里。所谓心远地自偏的意思,也是取决于你的心境。有些不安的元素来自于当下,来自于突然发现人已知天命,而自己似乎并没有所成。未来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依然看似清晰却不够清晰。去哪里,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受。
想去丽水看虞美人,想回老家看母亲,想去西藏和新疆,想去很多很多地方,因为又一场的疫情而不得不放弃。阳江之行仍然没有让我得以心静,并非是缺少了海边的思考,而是心不安,在哪里都会不安。如这个夏天一样。
《沙丘》读完第五本,发现原来是一本政治书。原来很多看不透的现实居然因为这本书而看透,历史自古至今都是这样演变的,统治者和被被统治者,少数的阶级,看似大同其实仍然只是少数掌握上层。早上出门,看着路边站在街区监督商家摆摊的人,突然想起一些话但我知道不适合写出来。历史的长河流到今天,底层依然命如蝼蚁,轻飘飘的,毫不例外。
当夏燥热,我只能从书中寻找慰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