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在你们的周围有没有那么一种人,虽然已经身为父母,但是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父母身上的重任,甚至有了钱也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享受,也不说为自己的孩子存钱以备将来需要,也不说努力奋斗往更好的地方去,将来让自己的孩子可以接触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下面我为你们呈现几张照片:
这是我这周下班和上班的时候顺手拍的照片,晚上的那个是我上周下班的时候,回家坐车正好赶上了周五学生星期天,都已经晚上七点了可是依然有很多人坐不上回村的车,这里有百分之九十是在县城上学的学生,他们家都在村里,所以周五必须挤公交回家,但是由于人太多了,很多人根本挤不上车。十一月份的天气已经很冷了,特别是太阳下山以后,大街上刮着风真的是很冷,这些孩子们就没吃饭在寒风里等车,而这个时候家在县城的孩子已经回到家吃了热腾腾的饭菜,洗过澡躺在床上休息了,这就家所在的位置的区别;白天的那两张图片是我今天去上班的时候拍的照片,这又是周五回家挤公交的那批孩子,周日又要挤公交去上学,如果遇到查超员就更难了,在汽车终点站等车的人可能还会好一点,运气好的话能够坐上车,但是在半路坐车的人根本就坐不上车。可能会有人说“那我家里有车,可以去接送孩子”,但是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永远不知道路上可能会堵车堵成什么样子。
虽然现在城乡在生活水平上已经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了,但是不得不承认农村长大的孩子和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不是说智商的区别,而是见识和眼界上的区别。我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深知其中的区别,从我上学开始,甚至到现在班里都会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老师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展示才艺的时候大家都只会推荐别人,但是很少有学生大大方方的站起来说“我来”,就算有那么一个孩子肯站起来,也是支支吾吾的,声音小到站到他旁边都听不到说的啥,我不能说全部的孩子都是这样但是最起码大部分都是这样,从我上学开始到现在这个现象一点都没有改变。这可能就是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和接受的理念不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吧!
后来在我上了大学之后,我本以为在大学里可能这种现象就会出现改变,可是还是不敢仔细观察,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他们的骨子里散发着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不是说他们住在城市所以才自信,而是他们很多人从小都学习了很多特长,比如舞蹈、钢琴等等这些东西,因为他们会的东西多见得多所以自信,但是对于很多从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别说会了,很多东西都是他们所没有见过的,所以只能在下面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展现自己。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歧视在村里长大的孩子,而是说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对一个人真的是有影响的,我曾经听过一句话“父母和孩子总要有一代人是拼命的,如果你不拼命给孩子一个好的基底,那么你的孩子就要拼了命才能赶上别人”,可能我们这一代人没能有很好的条件和环境来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最起码我们可以努力,让我们的下一代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无论方方面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