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的定义进行分析,通过横向比较国内外的业态、深入分析商业模式中固有的风险,预判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未来趋势。无论在逻辑推演上还是金融知识上都受益匪浅。
转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87425/answer/310101289
金融的简单定义
资金融通,资金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行为。转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二是分离带有成本。
为什么需要金融中介?
三个不匹配:一是资金不匹配。二是能力不匹配。三是信息不匹配。
互联网金融诞生的四大时代背景:
互联网改变和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尤其是电商行业。公众希望乘胜追击,征服传统金融业。
过去十年以银行躺着赚钱,极为强势,大量人群被排斥在金融服务对象之外,社会负面评价较多。
互联网逐步融入日常生活,打破逐层分级的金字塔结构,形成了分布式计算的方式。
金融体系之外对金融暴利的渴望。这里一个观点:金融暴利是因为风险置后,是未经风险调整的利润。
互联网提升金融效率是对的吗?
银行业对效率的诉求是有限的,保守是银行业的核心原则之一。
过快的金融发展,如果无法匹配经济形势,所带来的危害极大。
效率要看整体,看全局,各个部分有效结、配套完善,整体效率提升。
美国是典型的低效率里的高效率,整个制度完善的情况下,个体不需要通过太多高效率的工作,可以完成中国高效率还做不完的事情。
互联网金融到底能颠覆什么?
金融也是商品,无非是带有风险特征。金融的生产环节是寻找标的物资产,然后准备放贷或者投资的过程。
只有颠覆了这个过程,才能说颠覆了金融机构。互联网对金融的冲击停留在销售渠道的话,那对金融机构毫无影响。
互联网是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能否降低,关键不在于信息是否更多,而在于信息搜寻与匹配的效率是否更高。信息并不会因为互联网而变得对称起来,互联网只是增加信息对称的可能性而非真正提高信息对称的实际数字。
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谁更胜一筹?
二者商业模式差异很大,就像围绕实体经济运行在不同轨道的两颗行星,共生大于竞争。
互联网金融之争,更多是在互联网企业如何通过引入金融业务来增强自身在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力,而非对金融机构的一次清洗。当然无形中会对金融业带来冲击。
互联网金融依靠以上数据优势,银行依靠的是线下信息搜集的规模经济。
互联网金融是否带有道德属性?
互联网企业没有利用互联网创造出与过去传统金融机构不一样的物种,干的还是金融机构的事。
金融机构是一群奔跑的马群,要么跟着跑,要么死去。所以对单一金融机构进行道德感召意义有限。
金融世界是暴力追逐型,互联网世界是赢者通吃型,互联网附属于金融置后,把金融的逐利性与互联网的垄断性结合起来,只会更加追求垄断和暴利。
道德是锦上添花,经不起考验。一个时时需要拷问良心的行业,本身就不符合商业模式。虽然我们常常鼓励有道德的行为,鼓励更多的金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互联网金融能否实现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有两个层面意思:一面是以较高价格拿到存款利息,一面是以较低价格支付贷款利息。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双重普惠式一大悖论。悖论的直接体现是,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存款搬家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银行间市场利率飙涨、银行追求高回报、客户和实体经济资金链紧绷。
普惠金融,要让金融不那么暴利,如同让一头老虎不吃肉,最后结果要么是老虎饿死了,要么老虎暴起伤人。
互联网金融是不是民主金融?
在没有公民意识的国家推行民主,是独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很多人谈民主是一种暴民思维,都是在考虑大道既得利益后,自己如何上位。实质上以民主的名义玩打土豪、分田地的游戏。把这个思维运用到互联网金融,也是如此。搅局也好,颠覆也罢,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都是暴利驱动下的暴力活动,跟民主没有太大关系。一是没有起步时的制度设计,二是没有公民意识的教育。熙熙攘攘之下都是金钱游戏,言语间却透着打砸抢的暴利意识,这种思维主导还好意思提民主,这是对民主的玷污。任何没有思想的革命,换来的是改朝换代的游戏。
银行真的暴利吗?
银行经营受资本约束,决定银行的暴利只是绝对额的暴利,而非资本回报率的暴利。意思是,赚很多钱,是因为投了很多钱。我国银行业平均资本回报率是1.5%,全球是1.2%。在重资产行业,平均资产回报率是5-10%。
金融机构每天在刀刃上有游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出问题。坏账的爆发很肯能吞噬银行前期利润。
银行业的利润绝对额高,不是单一利差引发。我国信用市场不发达,90%的金融业态是通过银行业实现,其他信托、证券等最后都是银行的小妾,依附银行而存在。间接融资比重如此之高额背后是银行一家独大的体现,形成了极强的挤出效应,严重挤压了其他金融业态的生存发展,显得银行业绝对利润额特别大。
银行业一家独大,最大的危害是让中国进入了所谓无违约的金融信贷化趋势,整个社会陷入了借新还旧的击鼓传花游戏,泡沫不断增加,风险不断聚集。事实上,在一个没有违约的市场里,资金的游戏必然是零和博弈。因为资金最终通过实体创造收益来体现金融成本。一旦实体无法覆盖金融成本(股息利息)时,还要保持零违约,只能借更多钱还之前的钱。
衍生下去,在一个零违约的市场里谈资产管理是不可能的。因为零违约只能是间接融资干的,是银行干的。所谓资产管理、证券化,本质是在有风险的市场的定价过程,而零违约背后是风险无法定价。在风险无法定价的市场,只能比拼收益率,何谈证券化。
影子银行的围墙论:
认为设立围墙(银行牌照),隔离里面和外面的人群。围墙是把双刃剑:形势好的时候,里面的人不愿意出来,自己花天酒地,不管外面的人死活。没肉吃的时候,里面的人想出来却发现出不来。而围墙外的人嗷嗷待哺。
外面的人一是自给自足,搞互助社,也就是民间标会和高利贷。二是走私,从里面拿钱出来输送给外面的人,就是非银金融机构。
这就是中美差异:中国是典型的普遍性高利贷、极端低利率国家。美国是普遍高利贷、普遍低利率的国家。
围墙是保护机制,使得免于激烈同业竞争,在上行期间获得丰厚利润,还无破产危险。
围墙形成强管制,约束了银行自主经营能力。在下行期间就是紧箍咒,保护变成限制。使得创新或者贴着边界走,或者越界。越界是违法违规。创新快于快于管制。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影子银行。我国影子银行的出现壮大的基础是因为牌照管理的围墙和主体监管的裂缝,给与了大量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的可能性和空间,互联网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效率。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是什么?
美国: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自我优化和升级。背后的逻辑是美国金融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更充分。
我国:非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介入金融业务。因为金融管制带来的不充分竞争及其导致的市场空白,诱使非金融机构涌入金融领域。互联网企业既可以作为技术支持介入,也可以作为金融市场主体参与。
什么是慈善?
慈善也是一种商品,本质是通过钱来购买内心的道德优越感,背后反映人类一定程度的伪善和虚荣。
传统银行的思维瓶颈在哪里?
一、层级制让银行缺乏市场敏感度。
把银行比作恐龙,尾巴被人拿住了,要传导的脑袋,估计要一年半载才行。全球范围的银行都存在这个问题。越到高层,对市场一线的反应越慢,具备创造价值能力的人,往往在底层。
层级制带来两大弊端。一是层级制必然是非能力认定。晋升很多时候是偶然因素导致的,不一定是最有能力的人走到最上面。即使是正常晋升,很多事建立在资历基础上,导致能力错配的问题。二是人到一定层级后,往往是去能力化的。能上不能下,缺乏有效的竞争淘汰机制,使得一定层级上的人普遍丧失能力。好比鲤鱼跳龙门成功了,你就是龙,永远不会变回鱼。
另一个隐藏的问题是,进入高层的人,往往对底层级的人有明显的优越感,逐级管理的制度下最终促使下一层慢慢奴性化,说好听是成熟,说难听的是让你成为符合他想法的人,严重抑制了创新的可能性。
二、银行的本质决定论其去能力化倾向。
银行是一个去能力化的机构。任何依赖能力所形成的核心优势都无法规模化,所以要做大规模,必然是去能力化的。大银行的规模能做到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市依靠磨掉个性在体系里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随时可复制可替换。
在这样稳定的系统里,人的作用是递减的。所以国有银行经常没事换个行长,也没有多大区别。美国换个总统也没啥问题。这是用整体设计来覆盖个人能力的差异,用稳固的制度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对抗风险。因此,许多大银行能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因,恰恰在于去能力化的制度。
银行的发展是立足保守主义的长期战略,像头笨重的大象,缓慢而扎实地前行。让大象飞奔起来是不现实的,也未必是好事。有的银行增长迅猛,一路狂飙,但结果并不好。尤其是在中国,所有的金融创新,都建立在扩大风险容忍度发放贷款的基础上。
三、委托代理制度制约银行创新。
在委托代理的银行体系下,由于未来不确定、岗位调动等因素,都使得银行管理者把短期利益放在长期利益上。很多时候只考虑短期如何尽快出效益,而不会去思考尽可能让利益具备可持续性,也妨碍了长时间的布局。
小微企业额融资难事伪命题
金融很大程度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且金融的风险特性也与实体经济正相关,离实体经济越近的金融,风险越低。而远离实体经济的金融,风险越高。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似乎也在日益脱离小微企业本来该有的发展模式,而演变成跟实体经济相关性越来越小、自己玩自己的道路上去了。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都是全球性的难题,都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式。
并非所有的贷款需求是合理的。每个企业都缺钱,都保证自己能还款。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对资金的需求必然是广阔的,但与之而来的是资金归还的意愿程度却同样具备无限的不确定性。
大量的小微企业产生的融资需求,并非实际的融资需求,可能是超出其正常经营能力或者非理性决策之下的需求,真正的融资需求可能不足一成。
问题是,面对这样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需要去满足吗?
小企业存活平均周期是2.5年,所以给予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都非常高。换句话说,可能并不存在你所需要的理想客户。
德国有一个企业存续期限的指标,超过7年的得分高。他们认为一个企业只有经历了7年的生存后,才能较好反映这个企业的运营能力。这时,企业主对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有清晰认知。只有这些稳定后,他们才能清晰知道这笔借款是否有意义。
国内有太多好企业毁在企业自身无序、盲目的借款和扩大规模之上,这种对自身欠缺清晰认知的企业,伴随着融资的进入,所产生的风险度其实很高。
扩张冲动是几乎所有企业主的本能。在成功经营一两年后,有急剧扩大的需求。唯一的办法是走负债经营这条路,很少企业考虑用自身利润积累。这使得早期的小微企业融资,更加成为一种赌博性质的决策。
很多金融机构都拿那些通过贷款扶持成长起来的企业做案例。背后有多少倒下的企业呢?
小微企业贷款领域的现实是高风险,对应的是低收益。无论企业多么成功,债权收取的利息是一样的,还可能要求银行降低利息。
社会批评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的时候,是忽略了银行的特性——作为债权性机构,选择的风险对价是利息收益。雪中送炭的风险很大,收益却十分有限。雪中送炭应该是股权投资机构,风险大,收益大。
小微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瓶颈,使其贷款难度非常之高,而且风险的把握和审定难度非常之大。虽然很多机构都宣称用大数法则等技术手段进行量化筛选。但目前为止基本没有成功案例。
那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如何解决?政府不能把这种自身责任推给市场机构。对于高风险、明显不符合市场行为的问题,需要的恰恰是政府参与其中进行解决。例如通过提高补贴、降低税收、压缩交易成本等方式,让企业在区域环境内更好生存,更好实现盈利,自然就能催生金融机构在企业盈利基础上介入,而不是明明看着一个个都亏钱,还让金融机构往火坑里跳,到时引发的问题更大。
小微企业融资难,更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关于经济利益分配的政治学命题,而非简单的经济金融学命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