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原本我一直管光哥叫小光,今年年初回杭州之后,常去他那蹭饭。吃人家嘴短,为了平衡心理上那份过意不去,小光也就变成了光哥。
15年农历年初,我们俩从老家一路辗转抵达杭州。11年求学我第一次到杭州,15年这算第二次吧,同样怀揣梦想。我们俩当时想法很简单,先从杭州各大高校体育比赛中,拿到赞助权,然后再去找品牌赞助商,我们从中赚取差价。轻资产、可复制,几乎满足了我对创业所有的想象,没有理由不成功。当时我俩我就在想,以后有钱了可咋办。
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我们俩就已经弹尽粮绝。家里也没米没油了,每天靠吃土维生。之后小光开始陆续面试,最后在滨江找到一份工作。小光搬走了,剩下我一个人,继续吃土。我心里谨记马老板那句话“永不放弃”。除了继续跑学校,我想到要给中老年人写回忆录。
“喂,你好,我是杭州日报的记者”,我这小心脏还扑通了一小下,我还真以为记者要采访我呢“嗯,你好”。“李先生,是这样的,我看到朋友圈里,有朋友拍到你们发的传单,你们是在给老年人写回忆录,是吧”,“嗯,对的”。之后又聊了半天,扑朔迷离,女记者终于问出了她想问的“你们那现在有没有什么老年人的经历,特别传奇的那种”,我抱着深深歉意回答女记者“有挺多,不过实在不好意思,我们要为顾客信息保密”。其实那会儿我这一个顾客也没有,在那期间也有零星老年人给我打来电话,我都没怎么上心,事情也就罢了。我一个人大概折腾有近一个月,之后被迫结束了这段经历,因为卡里仅有几百元,下一季度房租无着落。
回想起我和小光坐在教室,他假装他是盖茨,我假装我是巴菲特。一聊起来,满嘴都是华尔街、道琼斯,谁也没去关心生存。
“下面这是谁啊,怎么我一讲,你就讲,我一停,你也不吱声,我停下来你也别停啊,让我看看谁这么能说啊”讲台上这个人叫吴静,跟我们也差个七八岁顶天了,这是我们高三班主任,教生物。我和小光都低下头,我抬头看了一眼讲台,发现吴静直勾勾瞅着我俩呢。我用表情表示一下愧疚,吴静继续讲课。我悄悄跟小光说“刚才说咋俩呢”,小光倒是淡定“嗯,没事,刚才你说那事儿不对……”。
在笨小孩38中,我提到有一小傻逼,我们惺惺相惜,就是小光。小光其实一点也不小,身高足有一米八,可能是因为长了一副娃娃脸,所以成了小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