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羡慕身边或者某些名人天才的好命?
在你的人生中,从我们上学到步入社会工作身边都有那种平时不怎么努力到年底考核时往往都是排名靠前,而且在互联网上各种天才型大佬也是多如牛毛,雷军1987年考上武汉大学仅仅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修完了所有的学分,并且在武汉大学近二十年拿过《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满分的只有两个人,雷军就是其中之一。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他25岁的时候还是在经营这一家酒吧,在他快30岁在涩谷区千驮附近的神宫球场才起了写小说念头,他的第一篇小说《且听风吟》就获得了第二十三届的“群像新人奖”甚至到后来国内还引起过一阵的“村上现象”我们对于这种人是羡慕嫉妒恨,仿佛有些人在出生的那一刻起,绚丽的主角光环就已经在他的四周亮起。让我们这些天资平凡的人望尘莫及,我们在如何去奔跑也无法追赶上他们的脚步似的,说到这里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会有同感,但是真的是他们本身就是天才吗?在我没有认识我的好朋友加我的人生导师小楠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世界上总有些人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生的,他们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人生总会出现但是,我在和小楠成为好友后,我推翻了之前的答案而总结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所有的人都是天才。只是看你如何来激发你的潜质。
在我最初和小楠成为好友时,小楠才是刚刚进入设计行业的一名小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小楠因为在原本的公司里表现出色被另外一家高端的设计所高薪聘走,而在跳槽没多久就独立接手了好几个大型的项目设计,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夸她就是天才,很多人在这个行业干了好几年也没有他这样的成就。但是只有我们几个好友才能知道,小楠她在这一年中付出了什么,那段日子里他每天白天的时候上班给设计师整理文件,打印图纸,零零散散的工作让她接应不暇,等下班后在路边摊一份街边小吃就直接回家在网上学习课程整理笔记,在学习完课程后还要在去查看有关课程的国外大师作品,每天都是在一两点左右睡觉,我们几个平时也只能是在周末的图书馆中相见,她有时和我们开玩笑说她现在不管去个什么地方都会下意识的去查看其中设计理念能否还有其他更好的设计方案。我们开玩笑的说她这么是走火入魔。
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些人觉的世界是那么的不公平,没有别人的好运气,没有名人大佬的那种天赋,自己不是天才,所以没有办法达到别人的那种高度,把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为自己不是天才,没有那种天赋。
雷军在两年内之所以能修完了所有的学分,是雷军每天早上七点就到教室,晚上十点多才会宿舍,而且就在他在后来去金山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而村上春树虽然是在25岁是才开始写小说,但是他从小就一直有阅读和坚持写作的习惯,这些都是基于他前期不断的积累沉淀的结果。
在旁人看来归根结尾就是因为他们是天才,他们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才会这么快的成功。但是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他们在这之前是付出了什么,他们经历了哪些异于常人的困难与艰辛才换回他们现在的成就。
那天我们坐在路边摊吃饭时总结出了一句话:所有的天才都是努力型。
努力吧,天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