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腹内的多种疾病(二)

《黄帝内经》腹内的多种疾病(二)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12:53 被阅读0次

上一段学习,我记住了饮食无节制,容易导致邪气再次聚集在腹中而发病。岐伯说了两付治疗方剂,可以回看(一)。

今天继续往下读: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①。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岐伯曰:此下则因②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鬲,侠③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齐④上为逆,居齐下为从,勿动亟夺⑤。论在《刺法》中。

①伏梁:古代病名,指脘腹部痞满肿块一类疾患,多是由气血瘀滞而造成的。张介宾:“伏,藏伏也。梁,强梁坚硬之谓”。

②因:依靠。

③侠:《太素》卷三十《伏梁病》作“使”。

④齐:通“脐”,肚脐。

⑤勿动亟夺:不可以用按摩以求立即消除伏梁病。亟,急。夺,削除。

黄帝问:有一种小腹坚硬盛满的病,上下左右四周按压时都有明显的根底,这是什么病呢?能够治疗吗?

岐伯说:这是伏梁病。

黄帝问:伏梁病是怎么得的呢?

岐伯说:小腹部包裹着大量的脓血,而且位于肠胃之外,这种病不容易治愈。在诊治时,经常会因为重按而致死。

黄帝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岐伯说:少腹下部是少腹和阴部,如果用力按摩会使脓血从下部穿溃排出;上部是胃脘部,用力摩擦按摩会使脓血向上靠近胃脘,导致横膈与胃脘之间出现痈。痈属于慢性病,很难治疗,一般来说这种病的病位在脐以上的是危重的逆症,在脐下的则是预后较好的顺着症,总之千万不能用按摩以求立即消除疾病,以免使少腹之病发生下夺。关于本病的治法,在《刺法》中有具体的论述。

岐伯说的这种病,如今己不再难,不用手摸,B超、cT能看得一清二楚,中西结合,应该不是难事。

我也记住了,遇腹部疼痛不要自作聪明按摩、热敷,说不定会加重病情,适得其反,有毛病还是及早去医院吧!

相关文章

  • 《黄帝内经》三句话道出疾病的三个成因!

    《黄帝内经》三句话道出疾病的三个成因! 大家要知道疾病的缘起,从《黄帝内经》里头有三句话,把疾病的起源都讲得很透了...

  • 痒——多种疾病的信号

    瘙痒,一般都认为是由皮肤疾患引起的,但有些瘙痒,特别是明显的、持续性的或复发性瘙痒,无任何先兆或伴有皮疹的瘙痒,则...

  • 硒美乐:高血压要注意营养搭配

    高血压很容易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肾脏功能的障碍,心脏以及脑血管等等疾病。发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有很多种:遗传因素,精神...

  • 摘录——一个抑郁症患者的心灵札记

    其一 故美其食,任其装,乐其俗,高下不相慕。 ——黄帝内经 其二 健康四条标准: 1.没有生理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

  • 《黄帝内经》疾病的来源

    《黄帝内经》讲: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

  • 健康就要清调补

    黄帝内经,说尽了人所有疾病的来源。 《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所有疾病都起于这5点 《黄帝内经》说: “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三)

    1. 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至少减少10年。 ...

  • 老年人常见用药误区有哪些?帮您来盘点

    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最为常见,患有多种疾病常...

  • 一切疾病,皆起于这五点。

    黄帝内经:一切疾病,皆起于这五点...... 《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腹内的多种疾病(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aa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