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9月6号第一次参加EOS上的Defi项目,挖钻石,算是入了门,收获挺多的。
不仅仅是几百个EOS和几百个USDT,更重要的是对defi有了具体的感受。
联系最近得到听书《牛津笔记》的关键词,就是要参与到具体的事物中,把人和事搞的清楚,而不是一种抽象的、宏大的理解。好比是我们读书时候,课本上读到的某位名人,简简单单写了出生年月和卒年、出生地和代表作。虽说也知道这个人,但不够具体,不够深入。
参与defi,我具体的感受,一是提供流动性,存入两个币种,比如BNB和USDT,交易所就会自动的让这个交易对加入到交易过程中,至于具体是如何完成交易,最后币种是如何保持存入时对应的比例,就像是一个暗箱,我还说不出其中的门道。
二是无偿损失。9月12号,上午我在币圈金马奖|超级会员群里看到BNB的挖汉堡的机会,然后第一时间阅读了教程,并一步一步操作,下载麦子钱包,注册币安智能链钱包,把BNB和USDT提到币安智能链上,开始时,每小时能产出1个BNB等值的汉堡,收益非常高,心里美滋滋的。但到了13号早上一算账,挖矿(做市)的BNB少了20几个,挖出了的BNB还不够补BNB的,多出了1000多个usdt,总体算下来没有亏钱,但也没有想象中赚的那么多。为了避免出现无偿损失,我用excle表格记录半天的币种变化。如果出现亏损,就马上停止挖矿。
三是玩defi需要会算账。上面也说了,无偿损失足以抵消我们挖矿的收益,阶段性关注提供流动性的币价,并计算出停止挖矿的时间点。还有一种计算是项目之间的对比,比如之前EOS上可以挖钻石和钓鱼,到底把资金放在哪个矿池,那就要计算比较。
总之,参与这次挖矿之后,觉得自己的计算能力还远远不够,主要原因是没有留出时间,独立思考,做好对比计算和项目的信息收集。
心态也不够开放,主观偏见明显,因为受伤没有了以太坊,所以错过了第一波以太上的defi,但后来也超过了波场上的defi,只抓住了EOS上的一个项目和现在的BNB,这里是认知偏差造成的,后续还得花时间参与更多的项目,即使不赚钱,也会赚到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