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小时候二、三岁,咿咿呀呀学会的第一首儿歌,就是『外婆桥』。
唱的版本是: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
外婆好,外婆笑,外婆送我上学校。
成人后,我才知道这是一首广东童谣。之前,我误以为是一首本地童谣。
后来,听身边的朋友、同事们唱,每个版本都不尽相同,不变的只有第一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为什么一首广东童谣会被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人传唱?这就是今天要说的主题:「人口迁徙,被改变的生活方式」。
最近,西安的同事带我去喝胡辣汤,我顺口多问了一句,“你知道胡辣汤的起源地在哪里吗?”同事说,“胡辣汤不是西安本地的吗?”我笑着和同事打趣的说,“这顿饭你请,我就告诉你胡辣汤的祖宗是谁。”
后来,我好奇是什么原因造成「胡辣汤的错位」,让原本起源于河南的胡辣汤,被误解成西安自产的本地美食呢?让我们从近代的人口大迁徙「1942」谈起。
■ 逃难的河南人,不忘带上「胡辣汤」
2012年冯小刚导演的作品《1942》在全国上映,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真实反应了河南人在遭受了天灾和战争时的苦难之路。
⊙ 1943年2月底,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福尔曼与《时代》周刊急着白修德在河南灾区实地采访时拍摄的照片。
1942到1943年间,千万河南难民依靠陇海铁路,向西逃亡,躲避灾荒和战祸。这么多人口迁入陕西,自然带上了原本的生活习惯,胡辣汤这种河南人喜爱的早餐也在陕西落地生根。
其实,仔细探究起来,数百年前陕西就有属于自己的「肉丸胡辣汤」。两省临近,胡辣汤传入陕西后就被陕西人改良了。但是,有了1942年的历史性人口迁徙,才造就了今天在陕西也能喝到地道的河南胡辣汤,这一有意思的情况。
⊙ 在陕西你能吃到两种胡辣汤,但在河南却只能吃到一种。
如果非要让评出两种胡辣汤,究竟谁更好喝?恐怕是没有答案的,个人口味、用料、厨师的用心程度以及对家乡的偏爱,都会影响食物的味道和口感。就好像一个在外乡漂泊的孩子,只会怀念家乡的味道一样,乡情永远左右着我们的判断。
虽然无法评判两种胡辣汤孰优孰劣,还是让我们比较一下它们的区别,来研究一下什么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河南胡辣汤的特点,虽然胡辣汤中带有一个辣字,但实际上这种辣是胡椒的辣。河南胡辣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香料足,正宗的胡辣汤大约有20余种香料,相传是宋徽宗最喜爱的醒酒汤。其实对初次吃它的人来说,很难习惯这种味道的刺激。其次,河南胡辣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大量的洗面水(小麦淀粉)勾芡,汤是很浓稠的。汤除了佐料多,用料也比较多,牛羊肉、面筋、木耳、粉条、黄花菜、海带、花生米等。
⊙ 胡辣汤的主要香料,河南各地区的做法不同,香料也有所区别,辣椒的加入也是在明朝以后。
陕西人的胡辣汤,虽然香料没有河南的多,但比河南的胡辣汤多出了一种味道「麻」,这就是花椒的作用。制作原料也有所改变,牛肉丸、土豆、胡萝卜、绿色蔬菜等,用牛骨汤打底然后勾芡,没有河南的浓稠。最后再淋上辣油和香油,对初次接触胡辣汤的人来说味道比较友好。
为什么两地的胡辣汤产生了这么多的差异呢?胡辣汤诞生在河南,传入陕西后,从最初的醒酒汤演变成了早餐,陕西人可能出于对营养的考虑,就把肉丸和蔬菜加入胡辣汤中,并用骨汤打底。少了醒酒汤的作用,自然也不需要那么多调料。而花椒最早原生在秦岭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陕西人在秦朝时就开始食用花椒,由于这种对花椒的偏爱,让胡辣汤多了一味,少了一些辛香,更适合大众食用。
⊙ 关中花椒,俗称小红袍生长在秦岭,是中国的原生调味品。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比如醪糟汤圆在全国各地都能喝到,做法也趋于统一,味道相差不多,除了有些地方会加入银耳,有些会加入枸杞,有些汤圆的馅料不同或根本没有馅料,但区别不是很大,这可能和醪糟本身就是米酒的酿造工艺有关。
⊙ 加入鸡蛋的有馅汤圆醪糟和加枣的无馅汤圆醪糟。
还有北京烤鸭和南京烤鸭的传承关系,牛肉面的演变历史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等后面讲到和这些美食有关的地域,我们再详细品鉴。
人口迁移而改变的饮食习惯就讲到这里,再说一说人口迁徙对文化的改变。
■ 爷爷奶奶的青春,在蝴蝶泉边①
蝴蝶泉边:许多90后年轻一辈的人不明白这个蝴蝶泉边的意思,这是一部1959年的老电影《五朵金花》的电影插曲,是六、七十年代人的集体回忆。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有十次,近代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前文说到的1942;另外一次规模最大人口迁徙,发生在建国以后的1954——1976。也就老一辈人常说的支援三线建设。
「三线」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三、四线城市,而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陕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的广袤山区。
⊙ 三线范围示意图。
当时,支援三线的主要做法是将老东北工业基地、江浙沪发达地区的大型工矿企业向三线地区搬迁。同时在三线地区,建立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
支援三线共迁移了多少人口呢?大约有一千万左右(工人+家属+移民二代)。可能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只有一千万人口,放在如此广袤的三线地区,能给当地带来多大的变化?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这种变化还是有的。比如,搬迁三线的厂矿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人员,一个厂子里说哪里方言的人都有,为了便于沟通,普通话是最通用的语言。
那时,工厂都是社区化的,职工的孩子都在子弟学校念书,与周边的人完全隔绝。后来,这些厂矿又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逐个倒闭,厂二、三代们融入当地,他们成为一批说着普通话的当地人。或许,你也曾嘲笑过你的朋友,连个家乡话都不会说。
⊙ 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中,真实的再现了这段历史
这种影响也是深远的,在全国“推普机”的大背景下,生活中突然又冒出一批只说普通话的人群,让很多地区的方言体系产生了变化,比如银川、西宁、敦煌等一批城市,有一半以上的人是没有方言的。他们的子女后代也没有方言环境,只会在普通话中夹杂着方言中的特用字,这也是一种人口迁移的文化融合。
⊙ 西北城市西宁,一个普通话为主的城市,在西北有很多这样的城市
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文化融合的代表就是「北方民族内迁」和「秦朝统一六国」。先粗略的讲一讲北方民族内迁,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是南匈奴依附汉朝,后因汉室衰落,汉末匈奴人大量涌入关中和中原地区,史称「关中人口百万余,戎狄居半,匈汉杂居」。接下来的历史中,匈奴成为北方消失的一个民族,但其姓氏和习俗仍有很多部分被保留下来。比如陕北地区的刘姓,氏族的复姓呼延、独孤等都有可能是匈奴族的后裔,但如今户口本上只能看到汉族。
⊙ 我们常说的胡服骑射,战国时期赵国抛弃宽大袖袍的衣服,学习匈奴人骑马的衣服和装备
秦朝统一六国的文化融合更为大家所熟知,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统一六国度量体系,这些就不赘述。
⊙ 秦国建立大一统后,将七国文字进行了统一
■ 人口迁徙的红利,让人嫉妒的四川
我们聊一个移居热门城市,成都属西南但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城市,一方面是因为成都逐渐变成一个艺术之都,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美女多。
四川人总爱说,“喊一声美女,在别的地方是夸奖,在四川只是一个称谓而已。”这话不假,四川是一个公认的美女产地。
但翻看历史记载或古代文学作品,好像很少有赞扬川女有多美丽,就中国四大美女来说,西施是浙江的,貂蝉是陕西的,王昭君是湖北的,杨玉环是山西的,其他能排上号的也没听说有四川的。出了一个卓文君,但出名也只是因为她的才气。
⊙ 《白头吟》卓文君,张兆羽国画
但现代,四川却成一个公认的美女产地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四川人其实都是混血儿。这个混血不是指中外结合的混血,而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史。
“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很复杂,简单梳理要从南宋末与蒙古军的对抗;元末红巾军和大夏国的对抗;再到明末与清军的对抗。让原本有1200万人口的天府之国,变成一个人口只有50到60万(乐观估计)的“无人区”。清政府在掌权后又面临着「荆襄流民」,湖南和赣闽粤人口暴涨矛盾不断的局面,朝廷有意识的引导流民和部分湘赣闽粤的人口向四川流动,这便是我们熟知的清代“湖广填四川”运动。
⊙ 湖广填四川移民景象
这些历史原因的叠加可以看出,当代四川人的祖先是历代流民和湖广移民组成的。基因学里鼓励混血,这样有利人类的品质优化,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混血儿长的漂亮和聪明的原因。四川人民通过上百年的不同族群通婚,变成了一个盛产美女的地区也就不足为奇了。
⊙ 成都太古里的街头抓拍,成都美女多还有另外一个观点“成都的女人会打扮”,不知道你赞同哪一种?
■ 离我们并不遥远的人口迁徙,闯关东到雁南飞
讲了很多年代久远的人口迁徙,也许我们会觉得那时交通不便利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人口迁徙,每天都在发生,这就是我要说的,现代人口东迁和南迁。
⊙ 2018年人口迁移热门城市一,江浙沪和广州地区及孤单的成都。
⊙ 2018年人口迁移热门城市二,遥望千里的北京和西安
数据依据三月底,人口迁入数量。
我们先看两张图数据是2018年采集的,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下最热的移居城市大都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他们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成都、西安、东莞、佛山。其中广东一省就独占4成。
形成现代人口东迁的原因很简单,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达,收入更高、教育资源更好、医疗更便利,人口自然向东流动,但人在流动的同时,喜欢带上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原本的风俗,也许在几代人的影响下就会有奇妙的变化。
这些变化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窥见一斑,举例晋、陕北部曾发生的「走西口」谋生,你会发现在内蒙古包头(巴盟地区)很多蒙古族说汉语和山西方言极其相似,在内蒙也能吃到正宗的莜面饸烙。再举例如「下南洋」的中国移民潮,让汉语在成为了很多东南亚国家的通用语言之一。这些都是移民文化融合的结果。
⊙ 反应下南洋情形的的蜡像艺术
但也有移民后没有产生很多变化的例外,这就是闯关东。创关东的历史将近有300多年,从1644年到1949年,河北、山东及中原地区,因时局或自然灾害到山海关外的东北三省谋生,被称之为闯关东。
东北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地区,但冬季的自然条件也极其恶劣,这段中国农民的开荒农耕迁移,可以用血泪史形容。但很有趣的是大量的河北人、山东人以及一小部分的山西人、河南人,并没有给东北的环境带来很多的影响,生活上却完完全全的变成了东北人。
⊙ 反应闯关东大移民的蜡像艺术
首先是语言上的未改变,今天我们会发现山东话、河北话、东北话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创关东的历史背景中,东北只存在着东北话,而没有受到移民的影响而该说河北话或山东话。其次在饮食习惯上,东北人还是主要吃米,这并不是因为东北的黑土地长不出麦子,爱吃面食的河北人和山东人也没有改变很多。也许,是因为东北的黑土地有着严苛的自然法则,迫使接近它的人都必须按照当地的生活习惯才能生存下去。
我们再谈一谈雁南飞,从80年代起又有一个新的移民词汇和东北联系了起来,那就是雁南飞,最早雁南飞指的是黑龙江的人口迁向山东,现在多指北方的人移居南方。这种现象东北尤为严重,去南方很多城市,都会发现东北人。比如在海南岛开旅游大巴的司机一半以上都是东北人。
⊙ 东北俗话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把二人转艺术几乎推向了全国,在大小小的城市中总能找到二人转的影子
可是我们又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东北人不管去了南方哪个地方,都自带一股“碴子味”,说的依然是东北话,行事做派和在老家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人都着东北特质,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是东北人。
如果非要让我给这种现象做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只能说东北人天生富有娱乐精神,在赵本山为首的一批东北演员的带动下,东北话或许被冠上了时髦的标签,他们从骨子里是不会改变自己的东北口音,也不会放弃自己喜爱的二人转,走到哪里就把二人转带到哪里。也许移民出来的东北人正在改变着部分当地人的生活。
不管是闯关东,还是雁南飞,人口迁移都离我们不远。未来是否会看到一个更有趣的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 结尾
我们爷爷奶奶的青春留在了蝴蝶泉边,年轻的我们大都背井离乡在外奋斗。漂泊在千里之外,是否也曾无意中, 在陌生的城市里看到家乡名称的餐馆,又吃到了熟悉的味道而热泪盈眶呢?
工作与学习的牵绊,让故乡和家成了暂时回不去的远方。庆幸的是,无论此刻你身在哪里做着什么。我们都会讲到你的家乡,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当地生活。在这里体验一下魂牵梦绕的当地味道。”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不对啊,在我的家乡是叫姥姥的,我却唱着《外婆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