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每年都会重读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以及《撒哈拉的故事》,但我读的第一本关于旅行的书其实是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具体的内容有些忘记了,好像写的是欧洲,循着文艺复兴的痕迹。自那之后,偏爱文采好的游记作者,如三毛,如毛姆,如傅真。这些作者都有着丰富的文学与历史底蕴,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从历史的角度来欣赏那里的文化,那里的人民、生活方式、建筑,及美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旅行的艺术》,套用余秋雨先生序的第一句:“这本书读得我满心欢喜。”现如今,旅行在很多人眼中成了时髦行为,而不是真的followyour heart,随心出发。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旅行是分等级的:在卧室里环游世界的等级、每次旅行都要跟团的等级、只到热门景点拍到此一游照片的等级、每次都自己安排好行程认真执行的等级、随遇而安的等级、只为到达某个欣赏的人曾住过的地方的等级、搜集了旅行地点所有历史文件细节去感知文化的等级、每次出行都必须住最豪华的酒店与吃最豪华的美食的等级,等等。你的等级即代表了你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道出了自己旅行时的心境。我曾因为对一次旅行过于期待,在到达地方之后被喧闹的人群、暴晒的烈日、无序的街头、深夜留宿机场的无奈、住宿条件不够干净卫生、身体的不适、找不到地方的烦躁及与同伴的冷战而陷入旅行时期的低谷情绪;然而也会仅仅因为某个青旅的阳台,某个带着孩子出来散步的家庭、火车飘过的青草地、飞机上的阅读而感知到旅行的满足感;也曾经在到了一个地方之后,其实不愿意出去拜会所谓的景点只想在宾馆好好呆着睡一觉但迫于“这样太不值得”的理由而勉强行走的状态,正如Alain在书中所说:
“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
很多时候,我们杂乱无章的按照旅行书上介绍的“必去地”,却忽略了自己想要看什么。或者跟从所谓的攻略,在顺序上乱七八糟,一下看建筑,一下看宗教,一会看文化,一下又回到建筑,破坏了我们欣赏美的链条与思考的逻辑。很多地方我们去过了,都是走马观花,不以为意,可是有的东西总是会引起我们注意,甚至在当时我就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此情此景:大山大水带给我的舒适感、雪山及高山湖泊带给我的惊叹感、广袤沙漠带给我的壮阔感、异国情调带给我的温馨感,都会默默地爬入我的心底,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钻出来摇旗呐喊。
或许,最重要的还是旅行的心境。
“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任何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