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风不老
孔子讲学,有教无类。-1-
有一个在清远教书的高中同学回来,约了几位以前的老师,组织了一场小型聚会。推门进去的一瞬间就听到谢老师那爽朗的笑声,就像当年在课堂上敲黑板划重点时一模一样。
谢老师是教数学的,长得小巧玲珑,声音的穿透力却很强,讲课的风格非常风趣幽默。我跟这位同学当年是数学尖子生,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自然成了老师手心里的宝。时至今日,高中毕业9年,我们还经常一起聚会,微信朋友圈里更是频繁互动。
见我姗姗来迟,班主任陈老师指了指旁边的空位。当年她是我们高三(9)班的班主任,教语文,讲起课来那叫一个气势如虹,做事也是雷厉风行那种。因为管得严,又一副威严的仪态,班里的许多同学都将她视为“灭绝师太”,远远看到都要绕路走的那种。
但其实陈老师为人特别好,班上有些家境困难的同学,她会积极去帮他们争取助学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月考,我写了一篇全文言文的作文,改卷老师不欣赏这种风格只打了18分,结果那次语文才考了90多。那时候语文是我的强项,她怕我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特地叫我去办公室谈心,分析利弊,循循善诱,让我及早走出这个阴影。
一阵欢声笑语,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原来老师们聊起了八卦,关心起了我和这位同学的终身大事。
陈老师感慨道,以前当班主任特别怕你们在高三这节骨眼上早恋,严防死守恨不得把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如今却特别希望看到你们成家立业。
谢老师亦说,走下了讲台,一起闲话家常,你们就像亲戚家的孩子一样,做长辈的都希望看到你们幸福。
这一刻,突然觉得她们不仅仅是我们曾经的老师,更像是三姑六婆那样亲切,会询问你的工作,会关心你的婚事。这种关系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那种关心也远远比纯粹师生之间的距离要近得多。
-2-
与以前的班主任成为邻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不知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反正我高一的班主任“老廖”如今就成了住我楼上的邻居。
如果早上出门在电梯里遇上,会问一句:“去上班吗”?晚上他们夫妇俩手牵手去散步,看到我又会关切一句:“怎么才下班”?亲切地像是一位父亲。
其实回过头去看,当年高一,他当我班主任,就像是一位父亲般对待我的。那时候,老廖非常赏识我写的文章,语文课上总是拿来做范文。就连我那“龙飞凤舞”的字,也一直被他夸赞为有行楷之风。
高一下学期那会,有一位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女生与班上另一位男生早恋,老廖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啊,经常找他们去办公室“喝茶”,最后还是无济于事。那时候他怕我会受影响,经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俨然一位严父般苦口婆心。
升高二那会,我们学校分了文理科重点班。那次考试,我发挥失常,沦落到文科普通班,但是理科成绩却可以去重点班。我给老廖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犹如当年诸葛亮的《出师表》,要求换去理科重点班。老廖看了信,心急火燎地找到我,一边安抚我,一边替我分析读文理科的利弊。说服我沉下心来继续读文科之后,又特地去找我当时的班主任,说我只是一时发挥失常,拜托她一定要好好栽培。
我一直感念于老廖对我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师生关系”四个字能够概括的,里面还蕴含了一位父亲般的长者对自己的期望与鞭策。
-3-
参加一场大型的活动,收到唐老师的微信,说她儿子也在现场,还发了几张照片过来。唐老师是我高二的语文老师,在我因沦落到文科普通班而郁郁不得志的那段时间里,她恰好给我的世界打开了另一扇门。除了每次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之外,她还为我引荐一些报社编辑,让我发表文章,还请她的作家朋友指点我。那时候,她最常鼓励我的话就是,你所读过的书都藏在你的气质里,你的文章里也透露着你的才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老师对我的疼爱,就像是一位母亲对女儿那般。经常在周末带我回她家里吃饭,课后还会带我去爬山。甚至那时候班上有许多同学也会在私底下议论,说她是我的“干妈”。
去年跟一位老同学聚会聊起,还无意中得知了一个秘密。原来,当年我跟这位同学很聊得来,唐老师怕他影响我学习,特地找他谈话,叫他晚自习不要再打扰我。“你知道那种感觉吗?那架势就像你妈气势汹汹地跟我说,以后不准打扰我女儿学习一样”,提起当年这段往事,这位同学还记忆犹新。
虽然因为工作,不能常常相聚,但逢年过节还是会送上问候,偶尔还会约出来吃个饭。每次我面临工作上的转折,也会打电话听取她的建议。这么多年以来,她已经不单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另一位母亲,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无论是朋友型、长辈型,还是如父母般,我所理解的“师生关系”,可以有很多种打开方式。尤其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是需要多元化。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老师被纳入“天、地、君、亲、师”的序列。古人亦云:“亲其师则信其道”。这里的“亲师”,是指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学生接受老师教育的前提。而所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外乎“民主”、“平等”、“尊重”等内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是荀况对于师生关系的解读,他认为学生可以后来居上,甚至超过老师。而韩愈也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有志不在年高,知识不分贵贱,谁掌握了真正的学问,谁就应该受到尊重,大家就应该向他学习。这种进步的教育理念,无疑也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提升。
学生时代能够遇到赏识和关爱自己的老师是一件幸运的事,而如何与老师之间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一门学问。最关键的是要互相尊重,多换位思考,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获得更顺畅的沟通,这样才能维系一段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虽然说,“程门立雪”的年代似乎已经离这个时代好遥远,但是“尊师重道”的传统一定不能丢弃。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子贡那样谦逊有礼,对孔子尊崇有加,甚至在孔子去世后守墓六年。但一定要心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激老师们当年在三尺讲台的耕耘与付出,感恩他们给我们的学生时代所带来的教诲与鞭策。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最后,以郑板桥的这首诗作结语,祝愿老师们节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