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阿含经》636经/824经

《杂阿含经》636经/824经

作者: 伢伢健 | 来源:发表于2018-01-19 15:18 被阅读0次

    636经概要

    闻佛法得净信心而出家,先习贤圣戒,守诸根门,除贪欲,断五盖,循八正道,直其心,接下来才能修四念处。

    1.法一味

    真正见法的人,从始至终讲的法都是一样的,一味的,或是一脉相承,有次第性的。即上语、中语、下语皆善。

    2.从佛闻法,得净信心

    ①出来修行之前,应得净信心。

    ②正信是纯净、纯洁,没有杂染的,只有正见的建立,才会产生正信。只有这种信受,才能确实认识到人世间的苦迫,而产生厌离,继而产生出修行的坚定决心。

    ③烦恼多和出离心不强,就是因为没有净信心。

    为什么会没有净信心?是因为还没有彻底了知在家人的欲乐,对无常还没有好好地深观。

    有欲无禅,有禅无欲,解脱也一样,有欲继续轮回,无欲方能解脱。(在此处,“欲”可做“我执,我见,执着”解,“禅”可做“解脱”解。)

    3.怎样修学?

    ①闻法之后,如理思维,深刻观察和了知在家和合欲乐的过咎,产生出厌离之心。

    ②依法而行,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乐居空闲,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尽于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③正其身行,护口四过,正命清净,习贤圣戒,守诸根门,护心正念。

    即习持贤圣戒律,守护好根门,循八正道,最后通往贤圣境地,入贤圣之流。

    ④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

    ⑤断除五盖恼。

    修行必须面对五盖,五盖烦恼会至慧力羸弱,所以一定要断除五盖恼。

    贪欲——→由顺心合意而来

    嗔恚——→由不顺心不合意而来

    睡眠——→因心昏沉嗯

    掉悔——→因心散乱

    疑——→对正法不信

    4.学佛的目的

    ①学佛的目的是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 。

    ②众生的身心,都是五蕴假合。学佛仅是为了解决身心问题。

    ③佛陀的觉悟,侧重于身心烦恼的出离,而不是他方世界或宇宙世界观。

    ④缘起法,是由迷转悟的指导思想,偏重于人生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生命当下的冲动问题,直面当下的轮回事实。

    5.世间的爱与佛陀的爱

    世间的爱,都是建立在我执我见的基础之上 的。所以这种爱,最终都是臣服在个人的自我感受之下的,这是有我的,有利益的,有条件的,不究竟的爱。 但世人皆不明就里 ,沉迷陷溺其中而不自知。

    而佛陀的爱却不同,它是一种无我的、无条件的、最究竟的爱,它是超越于世间所有爱之上的慈悲大爱。

    824经概要

    佛告知众人与戒相关的三学,并开示众人,通过习持戒律是可以趋向解脱的。

    1.三学

    ①上戒学

    泛指 :一切德行的习惯与规定。

    狭义:指学处。 学处 ,就是戒条。

    ②上威仪学

    威仪即形态、行、住、坐卧的行为规范和六根的守护。

    ③ 上波罗提木叉学(音译)

    意译:“基本的善”,引申义:“解脱”

    别别解脱:指佛陀制定的一条条的戒条,持之就能导向解脱。

    2.如何学习戒律及持戒的利益

    ①如何学习戒律:学者学戒时,直道随顺行,专审勤方便,善自护其心。

    ②持戒的利益:

    a.得初漏尽智,次究竟无知,得无知解脱,知见悉已度,成不动解脱,诸有结灭尽。

    b.彼诸根具足,诸根寂静乐,持此后边身,摧伏众魔怨。

    3.戒与法的相应

    ①戒要与法相应, 随顺于八正道而行,是由正见的引领导向下的正语、正业、正命,是法次法向。

    ②戒与法不相应,就是与正见无关,那就是于解脱无关,这个戒即是戒紧取。


    课后作业:

    1.观察在家和合欲乐的过咎。

    对居士来说,家就是我执、我见的所在,就是贪嗔痴的所在。住在家就是住在了无明执着染爱之中,住在了贪嗔痴之中。

    被五欲之乐所束缚,心系在无明之上,就会六根不净,五盖障碍,就有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盲”,从而烦恼从生,慧力羸弱,离解脱越来越远,陷溺于轮回无法自拔。

    也就是师父所说的,“有欲无禅,有禅无欲,无欲方得解脱,有欲始终轮回”。

    2.如何对治五盖中的睡眠盖?

    睡眠盖为心昏沉所至,所以对治的方法应该是尽量避免让心昏沉。

    ①从自身习惯上来着手

    a.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规律作息;

    b.饮食定时知量;

    c.适当锻炼身体。

    ②从阴气障碍上来着手

    a.多念经;

    b.多行善事;

    b.多做佛事。

    3.戒与法的关系。

    ①戒是要以法为前提和导向的,是由正见的引领导向下的正语、正业、正命,戒的目的不在持而在于舍离,它是以解脱为最终目标的 。所以,法是目标和方向,戒是方法和道路。

    ②戒一定要与法相应,与法无关,与解脱无关,脱离正见的戒都是戒禁取。

    祈愿师父,大人,各位师兄安好!

    清微  2018.1.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阿含经》636经/824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no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