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复活坤卦(二):彖辞

复活坤卦(二):彖辞

作者: 太阳煜炎_王冠华 | 来源:发表于2022-11-03 00:05 被阅读0次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1.至。易言“至”者,大抵有三义:一为极。《荀子·正论》“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王先谦集解:“至,犹极。”如本卦彖辞“至哉坤元”;二是到。《楚辞·九章·抽思》“夫何极而不至兮”朱熹集注:“至,到也。”如坤䷁之初六爻辞“坚冰至”、需䷄之九三爻辞“致寇至”、临䷒之六四爻辞“至临”、解䷧之九四爻辞“朋至斯孚”;三指冬至、夏至。《论衡·说日》云:“冬夏节极,皆谓之至。”如复䷗之大象辞“先王以至日闭关”。此处“至”当训为“极”,指的是坤阴之始极善。

    2.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太上不生恶”王聘珍解诂:“自无而有曰生。”《易经》六十四卦中,彖辞言“生”者共有四卦,分别是坤䷁、屯䷂、咸䷞和益䷩;大象辞言“生”者有一卦,即升䷭;三百八十四爻中,爻辞言“生”者共有五爻,分别是观䷓之六三、九五、上九和大过䷛之九二、九五。

    3.顺。易言“顺”者,大抵有二义:一是顺从。《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刘宝楠正义引焦循补疏:“顺者,不违也。”如本卦彖辞“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二为循。《大戴礼记·主言》云:“行之以顺。”王聘珍解诂:“顺,循也,循其理也。”如蒙䷃之上九小象辞“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4.承。《说文·手部》:“承,奉也,受也。”《易经》六十四卦中,彖、大象辞皆言“承”者有一卦,即坤䷁。三百六十四爻中,爻辞言“承”者共有三爻,分别是师䷆之上六、否䷋之六二和归妹䷵之上六;小象辞言“承”者共有六爻,分别是师䷆之九二,蛊䷑之初六、六五,归妹䷵之初九、上六和节䷻之六四。

    5.厚。易言“厚”者,大抵有二义:一指厚薄之厚。《广韵·厚韵》云:“厚,厚薄。”如本卦彖辞“坤厚载物”;二是增益。《尔雅·释诂下》“惇,厚也”郝懿行义疏:“厚,为增益之义也。”如剥䷖之大象辞“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6.载。易言“载”者,大抵有三义:一指承载。《韩非子》云:“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如本卦彖辞“坤厚载物”;二指车载。《集韵》云:“载,舟车运物也”。如大有䷍之九二爻辞“大车以载”、睽䷥之上九爻辞“载鬼一车”;三为成。《尚书·益稷》“乃赓载歌”孔安国传:“载,成也”。如小畜䷈之上九爻辞“既雨既处,尚德载”。

    7.疆。《尚书·梓材》“为厥疆畎”孙星衍今古注疏引《说文》云:“疆,界也。”

    8.含。《庄子·胠箧》云:“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成玄英疏:“含,怀也。”《周礼·师氏》云:“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郑玄注:“至德,中和之德,覆焘持载含容者也。”《易经》六十四卦中,彖辞言“含”者有一卦,即坤䷁;三百八十四爻中,爻辞言“含”者有两爻,分别是坤䷁之三和姤䷫之九五。

    9.弘。《尚书·顾命》“弘壁琬琰”孔颖达疏:“弘,训大也。”

    10.光。易言“光”者,大抵有三义:一为广大。《经义述闻·周易上》云:“光大,犹广大也。”如坤䷁之六二小象辞“地道光也”。不过有意思的是,易言“光”且意指“广大”者,皆谓源远流长,无所不至,能奏其功;二指光辉。《诗经·大雅·大明》“不显其光”陈奂传疏:“光,光辉也。”如观䷓之六四爻辞“观国之光”、未济䷿之六五爻辞“君子之光”;三指光明。《说文·火部》云:“光,明也。”如颐䷚之六四小象辞“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11.光大。犹广大,喻指内求于心而恪守,外合于道而显扬。《易经》六十四卦中,彖辞言“光大”者有一卦,即坤䷁;三百六十四爻中,小象辞言“光大”者共有四爻,分别是坤䷁之六三、泰䷊之九二、咸䷞之九四和涣䷺之六四。

    12.类。易言“类”者,大抵有四义:一指相似。《说文·犬部》段玉裁注:“类,本谓犬相似,引伸假借为凡相似之称。”如本卦彖辞“牝马地类”;二指物类。《淮南子·本经》“以养群类”高诱注:“类,物类也。”如中孚䷼之六四小象辞“绝类上也”;三指比类。《荀子·非十二子》“壹统类”杨倞注:“类,谓比类。”如同人䷌之大象辞“君子以类族辨物”;四指宜、正。《尚书·太甲中》云:“自底不类。”孔安国传:“类,善也。”《淮南子·说林》云:“或善为新。”高绣注:“善,犹宜也。”如颐䷚之六三小象辞“征凶,行失类也”。

    13.失。易言“失”者,大抵有二义:一为违。《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郑玄注:“失,谓失其容止之节也。”如需䷄之初九小象辞“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讼䷅之九四小象辞“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坎䷜之初六小象辞“习坎入坎,失道凶也”;二指丧。《说文·手部》段玉裁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如比䷇之九五爻辞“王用三驱失前禽”、随䷐之六二爻辞“系小子,失丈夫”。

    14.常。《荀子·赋》“古之常也”杨倞注:“常,亦古之常道。”《易经》言“常”多见于彖、象辞,六十四卦中,彖辞言“常”者有一卦,即坤䷁;大象辞言“常”者有一卦,即坎䷜;三百八十四爻中,小象辞言“常”者共有四爻,分别是屯䷂之六二、需䷄之初九、师䷆之六四和归妹䷵之九二。

    15.与。易言“与”者,大抵有八义:一为亲。《庄子·大宗师》“孰能相与于无相与”陆德明释文:“与,犹亲也。”如咸䷞之彖辞“二气感应以相与”、恒䷟之彖辞“雷风相与”;二指阴阳相助、或阴阳相互感应。《诗经·小雅·小明》“正直是与”朱熹集传:“与,犹助也。”《易·剥·象》“未有与也”惠栋述:“阴阳相得为与。”《易·井·象》“井谷射鲋,无与也”惠栋述:“阴阳相感应曰与”;三为副词,与皆同义。《荀子·王制》“一与一是为人者”王先谦集解:“与,读为举。”《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成玄英疏:“举,皆也。”如无妄䷘之大象辞“物与无妄”;四是并。《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与季子同母者四”何休注:“与,并也。”如履䷉之六三小象辞“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五是与“以”同义。《论语·子罕》“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刘宝楠正义:“与者,以也。”如姤䷫之彖辞“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六是与“于”同义。《经义述闻·通说上·于》云:“与,亦可训为于。”如旅䷷之九三小象辞“以旅与下”;七是共、同。《诗经·邶风·击鼓》“从孙子仲,平陈与宋”陈奂传疏:“与者,及也,为从同之词。”《助字辨略》卷四云:“孟子: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朱注云:与,犹助也。愚案:与,犹共也,同也。若云干与也。如汉书高帝纪: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如淳云:与,音相干与之与是也。”如本卦彖辞“西南得朋,乃与类行”、讼䷅之大象辞“天与水违行”;八是从。《大戴礼记·用兵》“必与其民”王聘珍解诂:“与,从也。”如大过䷛之九二小象辞“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随䷐之六二小象辞“系小子,弗兼与也”。

    16.有庆、有喜。《易经》中,“有庆”“有喜”,指的是得卦之道,但有所不同。其中,言“有庆”者,外假于物;言“有喜”者,内求于心。《易经》六十四卦中,彖辞言“有庆”者共有三卦,分别是坤䷁、益䷩和升䷭;三百六十四爻中,小象辞言“有庆”者共有六爻,分别是大畜䷙之六五、晋䷢之六五、睽䷥之六五、困䷮之九二、丰䷶之六五和兑䷹之九四。《易经》三百八十四爻中,爻辞言“有喜”者共有三爻,分别是无妄䷘之九五、损䷨之六四和兑䷹之九四;小象辞言“有喜”者亦共有三爻,分别是贲䷕之六五、大畜䷙之六四和升䷭之九二。

    17.应。就一卦言,指的是处于下卦之三爻与上卦之三爻两两交应,即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交应。如对应之爻一阴一阳者,称“有应”,否则为“无应”。此处是指乾䷀、坤䷁之间的爻与爻之间的对应,喻指阴阳感应,乾坤合德。易言“应”者,一般见诸于彖辞,六十四卦中,彖辞言“应”者共有二十五卦,分别是坤䷁、蒙䷃、师䷆、比䷇、小畜䷈、履䷉、同人䷌、大有䷍、豫䷏、临䷒、无妄䷘、大畜䷙、咸䷞、恒䷟、遯䷠、睽䷥、损䷨、萃䷬、升䷭、革䷰、鼎䷱、艮䷳、兑䷹、中孚䷼和未济䷿。

    鉴于上述,本卦彖辞可作如下理解:坤阴始生于乾阳,至纯极善;阳主阴从,坤柔顺承于乾健,乾出其气,坤出其形,行化生之功,万物开泰并得以生养,故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体深厚,承载万物,乾坤合德,久长无极,则天地覆载,无所不包,万物悉备,皆遂其性,故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犹地势延伸,疆域无限延展,坤䷁取象“牝马”,其情相似,顺承于乾健,万物生生不息,有始善终,故曰“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效法坤道之君子,凡有所往,欲有所行,当知“阳主阴从”的坤道之正,即于坤时,莫要擅自先为,否则,就会违于正道;若迷途知返,后顺承于乾主,行“牝马”之健,则可复归于常道,故曰“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坤之西南,得巽☴、离☲、兑☱为朋,气运在坤,君子处此时运,可携朋类同行;坤之东北,得震☳、艮☶、坎☵、乾☰相敌,气运在乾,君子处此时运,则忌一味从事,而宜假于他物,犹坤地承乾天而时行,最终可得坤道之正,故曰“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静而守正,循坤之道,一以贯之,终必得吉,盖因坤柔顺承于乾健,乾坤合德,阴阳相应,化生不息,以全万物之终的缘故,故曰“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相关文章

  • 复活坤卦(二):彖辞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

  • 复活屯卦(二):彖辞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屯䷂是乾䷀、坤䷁两卦始交而...

  • 《易经》第九讲:坤卦彖辞

    在工作中要学会汇报,随东,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不随东累死也无功。《西游记》里孙悟空是个能力超强的人,但是开始...

  • 谦而奉之·微言大易第三十九讲《坤卦2彖传》

    谦而奉之·微言大易第三十九讲《坤卦2彖传》 2019-10-16 莫舒云 今天这节课谦奉老师把乾卦的彖辞和坤卦的...

  • 學習❤️得

    谦而奉之·微言大易第三十九讲《坤卦2彖传》 2019-10-17 邹永致 今天这节课谦奉老师把乾卦的彖辞和坤卦的...

  • 【易经64卦·第二卦】坤卦(容人)

    坤卦·概说 坤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卦。乾坤二卦是《易经》的门户,乾代表创造的力量,而坤是配合乾的,帮助创造...

  • 2018-06-25

    乾卦的上二爻变为震卦,震卦的上二爻变为乾卦,兑卦的上二爻变为离卦,离卦的上二爻变为兑卦,巽卦的上二爻变为坤卦,坤卦...

  • 易经八卦体质之(二)阳虚体质

    二、坤卦体质之阳虚体质 从坤卦卦象“☷”来看,三爻都是阳爻"--",属性纯阴,缺阳。因此,坤卦体...

  • 《周易》六十四卦解读 .第二卦:坤卦(坤为地)_坤上坤下

    第二卦:坤卦(坤为地)_坤上坤下 坤卦原文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 易经  坤卦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卦为易经的第二卦,坤代表地,地是静止的,所以坤卦主张以静为主,顺势而为。 乾坤两卦代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活坤卦(二):彖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pj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