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华儒家文化的源典,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儒家经典,从宋代开始,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风行六十多年,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赞R] 1《论语译注》有什么特点? 这本书从出版以来,普通大众和学术界都对这本书赞不绝口[赞R],可以说是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有人会问,不就是一本普及读物吗?怎么还要特别在意学术水准?学术水准的高低决定了一本普及读物对原文的理解准确性有多大。有的普及读物文笔好,写得天花乱坠,但注释、翻译不准确[惊恐R]。而《论语译注》兼顾了这两方面,是它最大特点和优势。 2《论语译注》为什么这么好? 俗话说,事在人为。书写得好,关键还是杨伯峻先生的学问好、方法得当。《论语》是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的接近于当时口语的汉语写的,研究《论语》实际上就是研究当时的汉语。而杨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献学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在语法学上的学问尤其突出[赞R]。《论语译注》充分发挥了他的这个特长,注释、翻译非常准确。 另外,杨先生的写作方法很好。过去研究《论语》一般都会征引大量的资料,写得非常繁琐。杨先生意识到,再这样繁琐地写书已经不合适了,所以,他明明白白地把结论讲出来,同时把原文翻译成了白话文。 有人觉得,注释➕翻译很常见,算什么方法?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种简单注释加白话翻译的做法在杨先生之前没有人做过,是杨先生首创了这方法,用一个词讲,这叫“学术典范”。 简单讲,这种接地气的写作手法,再加上经受了六十多年考验的学术水平,使得《论语译注》成为了一部很难超越的经典[哇R]。 ️光说《论语译注》好,有什么具体表现吗? 拿事实说话。《论语译注》最早出版于1958年,多年来,我们给《论语译注》出过很多种版本,包括繁体本、简体本、精装本、线装本、随身本、大字本等十多个多本子,正在卖的就有七八个本子[害羞R]其中,光简体本,从2006年印刷以来,截止到今年,16年的时间里,已经印了300万套,可以说是经久不衰[派对R] 时间是最好的证人。如果您对《论语》感兴趣,想了解伟大的孔子的思想,不妨选一本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看一看[飞吻R]。这本书一定会拉近您与2500年前的孔子之间的距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