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男士为了照顾患有认知症的母亲,不得已辞职。
有天早上,他母亲问他:"你不用去上班吗?"他听了忍不住粗声粗气的回答:"你不看看因为谁我才没了工作?"
这位男士还在报道里说:"明知母亲患病糊涂,却控制不住情绪,感觉自己变得很可怕。"
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年轻时去外地努力拼搏,努力买房买车,组建自己的小家庭,除了过年,其余时间很少和父母团聚,甚至连电话都很少往家里打。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2408/72a3df9867882e23.jpg)
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衰老、疾病、死亡愈发不可避免。
岸见一郎在照顾患有阿尔茨海默的父亲时,遇到了种种困难,他运用阿德勒心理学,重新找回勇气,与父亲重建亲子关系,让照顾父亲这件看起来充满压力的事情,变得简单快乐。
岸见一郎是哲学家、心理学家,是日本的"自我启发之父",还是一名畅销书作家。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在日本亚马逊2014年度销售冠军,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他一直致力于用阿德勒思想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本请你《迷失在我身边》着眼于如何为照护者减负,恰当应对父母言行,以及如何做好心理准备与父母改善亲子关系。#今天看了一本好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2408/031d9ab0965538af.jpg)
01 照护父母的误区VS正确的基本原则
有很多人和父母原本的亲子关系就不好,这是因为父母带带给我们的童年创伤没有疗愈,所以照顾父母时有怨恨有委屈。
甚至有很多人迫于孝道和社会压力被迫离职照顾父母,书中那位女性最后患上了抑郁症。
- 在照护父母时,容易陷入以下误区。
有些人认为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顺的表现,只有自己能照护好父母,于是就独自承担重任了。这种"逞强照护",导致负担过重不断抱怨甚至最终放弃。
我们照顾父母时,不要害怕向别人寻求帮助,其实是可以和兄弟姐妹共同承担的,不但能减轻实际的照顾负担,也能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2408/9a5187ac7abdece7.jpg)
- 照护的基本原则:
1. 自己下定决心照护,但不要把一切揽到自己身上,可以请专业人士或者兄弟姐妹代为照顾;
2. 比他人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个明确态度,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3. 照护者的意识问题,不要总想着照护很辛苦,改变抱怨的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2408/5f3c94b04671c2d5.jpg)
02 父母制造问题是为了引起子女关注
阿尔茨海默症也称为认知症。百科上写到,因脑部的器质性损害,智力功能不断退化,致使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变得困难的一种症状。简单来说,就是患者不能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认知症的核心症状是废用综合症、记忆障碍、识别障碍,外围症状是幻觉症。而这种幻觉症其实是父母潜意识想要引起家人关注引发的,是可以治愈的。
父母有时会变得和小孩子一样,你说东,他偏往西,说话刺耳,摔东西,和你吵个不停。
在子女看来是不听话的表现,其实是父母内在很害怕和不安,为了引起子女的关注而制造的情绪。
我们应该学着接受父母衰老、老年痴呆甚至忘记自己的现实,忘掉自己眼中曾经高大完美的父母形象,接纳真实的父母,聆听他们的话语背后的需求。
不和父母争输赢,不责备父母,享受照护父母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2408/13a18d499356d00c.jpg)
03 父母活着本身就是对家人最大的贡献
王鸥在《王牌对王牌》天台告白喊道: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最大的遗憾。
在场的明星全都眼眶湿润。
去年陪妈妈去医院检查,一路下来妈妈累的脸色蜡黄,瘫坐在回来的客车上。心里特别难受,那一刻才发现,妈妈真的老了,很想哭,也很害怕。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只有当父母生病的那一刻,你才认识到原来他们也会老去、会忘记你,甚至有一天会永远的离开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2408/75f6e9f15c05f51a.jpg)
高亚麟在《我家那闺女》中,曾经说过: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你今年30岁,你不会琢磨,你60岁你都不会想,因为你老会觉得,有一堵墙,挡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2408/d21e85d22b4ab436.jpg)
费玉清就是因为“双亲离世,人生动力尽失”而退出演艺圈。
《相约星期二》中,莫里教授曾说"生活中应该有许多拥抱、亲吻、交谈、欢笑和道别。"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而我们平时和父母表达爱的时候真的少的可怜,很多人都是在父母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想表达感恩和感谢,真的太迟了。千万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遗憾发生在你身上。
记住,我们照护父母,不期待父母的感谢,父母活着就是对全家最大的贡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2408/6d12f995a2a5a4eb.jpg)
《请你迷失在我身边》就是这样一本教你如何从心理和行为上照顾年老和患有痴呆症的父母,怎样和他们重新建立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让陪伴父母的时光变得简单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