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作者: 大黄蜂BigYellowBee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21:20 被阅读0次

当我看到《把栏杆拍遍》这个标题是,第一反应是这个书写的是什么?而这本书的作者梁衡,是何许人也?都说读一本书就要先了解一个人,我通过资料了解到梁衡是中国著名的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他写的散文被季羡林称为“追求一种境界”。

我抱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他的作品,我发现他对理事人物的评说极其精彩,观点独特而且思路清晰,虽然有很多评论都说到了这本书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不反对,确实如此。但我觉得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提高写作水平,而是其内容之厚重、感情之真挚和思想之深刻,反复品读仍有味道。

在谈到辛弃疾时,老梁用到了“把栏杆拍遍”这个题目,每当想到辛弃疾,我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登高楼、望西都,重重地捶打着栏杆的形象,他是多么无奈与悲伤,自己曾经是一个久经沙场,“剑指三秦”,以一人之力百万军中取首级的大将,而如今却被闲置不被重用,所以他时常梦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我也能够体会到为什么辛弃疾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淡淡忧伤。

而对于李清照,以前我对他的印象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未曾了解到她曾经是那么欢乐,不仅出身官宦人家,是一位闺中才女,“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而且还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只是后来情况转急直下,弄得个“物是人非事事休”,想一想,一个曾经生活如此好的人,突然丧夫亡国,这是何等悲凉啊!风云涌动,沙石纷飞,以为孤独的女词人,就这样行走着,如此有才华,却换来一孩子的“才藻非女子事也。”。这一切一切的愁苦和悲凉最后凝成了这14个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让我想起了当初学习这句诗时,还不能体会到一种痛到心底里的悲伤,而如今我想我能够理解了,它是一种要将自己一生的痛全部释放出来的感觉。

老梁在谈到范仲淹时则感觉更有哲理,何为永恒?一为无求无欲,二为创造一种精神,正如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叫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范仲淹能令世人永记的,我想就是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感受。

相关文章

  •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当我看到《把栏杆拍遍》这个标题是,第一反应是这个书写的是什么?而这本书的作者梁衡,是何许人也?都说读一本书就要先了...

  • 《把栏杆拍遍》共读

    这周参加了一个共读群,一起读书,非常喜欢大家组织的方式。共分为两拨人,30位才老板和不限数量的财老板。 每天共读4...

  • 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什么意思?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季。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

  • 把栏杆拍遍

    好像是高中不知道看了谁的散文,那个文章的题目就镌刻在了我的印象里。 什么人没事拍栏杆玩,手疼嘛? (1) 以前的生...

  • 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梁衡的作品,是一部人物传记散文集,作者用既形象生动又充满美感地手法描写了一位位伟人,叙述了一桩桩史...

  • 把栏杆拍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最出色的爱国词人,一生壮志难酬,恢复中原的宏愿至死都未能实现,抑郁而终,临终前大喊“杀...

  • 把栏杆拍遍

    最近儿子在读《傅雷家书》。昨天晚上几次三番的跑过来和我讨论傅雷家书里面的内容。看到有一段,傅雷给儿子说,他已经帮儿...

  • 把栏杆拍遍

    “伟人是历史的坐标,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翻开《把栏杆拍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么一句话,在正式阅读之前,我将这...

  • 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 人生就此淡出我的视线。 茫茫然,我的眼前, 歧路条条,选择哪边? 生死不是判断, 是心灵的必填。 不...

  • 《把栏杆拍遍》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把栏杆拍遍》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ui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