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点思考,一点希望

五点思考,一点希望

作者: bohaning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1:07 被阅读0次

1

在成都,事情都进行快速,很多会形成套路。

出差在外更复杂,套路随时变,经常同时面对各路问题,需要随时集中精神应对。

对比之下,成都办公室像是象牙塔,同事间最苛刻的容忍度跟客户哪怕最微弱的一个着急上火的眼神相比,都不会是一个量级。

在外,最能够实践知行结合,这样的条件带给我更多的合乎内心期待的心流体验,秒懂速决的状态要多上几倍。不同工作间的切换倒也成了快乐源泉,但也带给我低质的睡眠,在外地我总也睡不踏实。

再加上我胆小害怕出错,要用拼命认真来赶走恐惧。

象牙塔是“没必要豁出去”的温床,身在其中永远看不到千里之外的现场状况和客户的眼神。我也总怪成都的坏交通搅和了好习惯,以及天知道于我显而易见荒谬的事情,我仍要略有挣扎的躲避掉。

这样的感觉确实不好,但仔细想想,我这样引导自己怪可笑的。

象牙塔不是糟糕的、不好的,它有自己的运行节奏和心流开关,怪就怪我难在不同地方快速调整,各得志为乐。知行在哪儿都可以结合好,差别只是方法和步骤多少不同。我没看看时间拉长一些过去日子里自己曾有过一些非常好的生活习气,就是在成都,也在北京。

9月18日中午吃饭,不小心甩衣服前襟上好多油,快速去洗手池把衣服洗了,穿着湿衣服赶去见客户,路上光天化日,15分钟左右衣服也差不多干了。

2

生活习气跟做人的底线一样,会影响命运。

最近一年,差不多一半时间在苏州,一半在成都。每次往返我感到的变化都很明显,身体更易疲倦,而认知更强。

这让我常在加油努力与身体健康之间调整和平衡,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调整的还行,养成了极有针对性挑食和绝不过量运动的好习惯,也习惯了在心生烦恼但并未力竭时,做一些让自己安心的想象,想象要非常逼真,就像创作一个剧本,比如安排自己在上世纪的某个战役中趴在积雪的散兵坑中坚守阵地。

不断自我调整的根本目的,是让自己保持自信和内心的平和。

而身体和心理要同时不掉链子我才会真正开心并自信。Paul告诉我他有一辆1955年的雪佛兰Bel Air,“I don’t drive it, you don’t touch it.” Paul介绍她时先这样厉声呵了一句。

于是让我想到当身体和心理之一出现问题时,这类身外寄托有可能成为短暂的弥补,以前以为音乐和电影可以,其实不行,音乐是诉之于中心人物和引发思考的,而不是帮你渡过难关的。电影更扯淡。

对我而言,身体质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质的提升,这一点我很清楚,随着年龄增长坚持随时调整,可能每两年我可以短暂不在乎一下,就像因为不舒服去做肠镜,发现有炎症,于是吃药消炎,好了以后也要保持适当饮食和休息,只能偶尔放松警惕,因为后面有复查等着你,平时不注意,检查结果出来前人心会是虚的,那种焦虑感很难受。

3

节假日往往是我检查身体的好时机。

大夫问:“你最近一年怎么总做检查。”我说:“我觉得有问题就想来看看,已经习惯了,我也觉得身体的很多部分它们是有意识的,我如果不关心它们,它们失落不开心了早晚会出毛病的。”

“你要心态放松,不要老是太紧张,飞机确实会从天上掉下来,”

“而且我是独生子女。”我随口又补了一句。

“你担心这个就没必要了。”大夫简单从心理层面对我进行引导,我评价说:“您举的例子挺好。”随后我打开手机又说:“但是你看,你们这好像没有这样的科室。”于是大夫又很有耐心的告诉我:“第四人民医院才有神经内科。”我发现他可能忘了神经内科是干啥的了,所以没有继续接他的话。

到了第四季度,工作就上了冲刺的跑道了,YH总说了一个希望,希望我调整好身体状态(10月底我感冒了),后面事情很多;我装糊涂说,跟我有啥关系。他说大数据啊。其实从身体质量反馈出来的情绪看,他可能还不如我,只不过他还年轻,不懂也不在乎心肺肝肾们的情感。

前几天读到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钱钟书人情事故很不练达,杨绛则做了心甘情愿完美的弥补,让钱钟书得以永远保持单纯的学术心态,痴心的做好学问。

我想我有野心,既想做钱钟书搞好事业,也坚信能帮自己料理好生活不糟蹋了身体,成为自己的杨绛。

臧老师说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IKE说没做过肠镜,人生是不完整的,倒不全是这些原因,我在国庆期间确实把肠镜做了,痛苦程度还算可以,唯一刺激的是大夫忘了关门,这样就有人顺着我的哎呦声站过来参观了。

4

时间走得太快,像是要急于证明什么。证明天地宽阔我的努力根本不算什么,也证明每天都尽全力了它才不嫌弃我。

强哥说过几次,好产品都是呕心沥血做出来的,加上我有癖好,喜欢默想用心人的判断,思索这扇门对我而言的打开方式。

今年3月到现在,我经历了3次半蜕变,差不多每70天一次,但无论何时,都是焦虑、不安、癫狂占主导,平和、得意总是那么零星点点。我知道这样其实是好的状态,有极好的条件让我反思,总结,蜕变,在任何一个安静无人的时刻,随便什么地方。

常言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很智慧的话。但普通人都不够智慧,我改变自己唯一的法宝只是足够拼命和认真。参加工作10年来,也不存在错误的低级的选择,而这样的判断并不在前,在后。

每一次尽到全力,才不会让这次选择成为走过场,成为错误,方才探到自身的拙和恒最宝贵,方才发现接下来仍有资格选——同样努力首尾不懈的人和随便什么开始不讨厌长久了又懂又爱的事。

常言还说,忍痛易,忍痒难,人生要忍的还真多,所以最难得的莫过于不痛不痒,度日如喝醉后大睡,吃好玩好,一脸幸福相。

“不要做这种梦”,时间跟我好似耳鬓厮磨多年后,很认真地说:“小王——不,老王,你保持住现在的劲头,到你60岁时,我准给你个惊喜。”

真诱人。

5

从去年11月开始专注做大数据产品工作,我讲的蜕变也都是围绕工作展开的。虽则我10年来都是以认真细致为内核做事,虽则我一直在极力避免眼高手低,我却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中,仍然感受到自己过往行事目标要么偏于浪漫优先感动自己,要么被希望灌醉过于理想主义。

等一阵风吹过来,只剩下凉飕飕的清醒。

“大数据就像青少年的性爱:每个人都在谈论它,没有人真正知道如何去做,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人正在做,所以每个人都声称自己在做。”

性爱的比喻很有想象力,出处作者写这段话的时候,对现实情况的判断可能也是对的。问题在于随着时间推移,一些“青少年”的目标会变得清晰,此时再来引用这段话作为正向阐述就不切实际了。

大数据下的细分行业不同,目标就不同。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政府数据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分析决策诸如此类固然价值很大,很能感动人,尤其是对政府管理者。但这并不是当前大数据技术所擅长的,因为政府决策的不确定性很大;同时分析决策模型大都娇气,而多数地方数据条件极不理想,即便是一些华东发达地区的数据现状也只能算初级白领,匹配不了娇气的白富美。

所以在现实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做适当的辅助决策;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数据的深度应用,做打通融合,流程再造,实现让群众少跑腿的公众获得感。

不过,这“另一方面”的工作,我的体会很多,是门艺术。而艺术往往都是复调的。

6

希望只需说一点,讲多就贪婪了,不管用。

希望小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慢慢学习,快速进步。切记不能只努力不反思,不能只思考不学习。

2018年11月25日,小步创想苏州办事处

相关文章

  • 五点思考,一点希望

    1 在成都,事情都进行快速,很多会形成套路。 出差在外更复杂,套路随时变,经常同时面对各路问题,需要随时集中精神应...

  • 有效课堂的模样

    希望我们的老师给孩子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机会,给孩子一点思考的空间,不要盲目地追求热闹。 01 对于教参一定要有 ...

  • 思考与一点儿希望

    教育教学生涯不知不觉走过了20多年,突然发现生命布满了厌倦、疲惫和无奈,看着日渐麻木与坚硬的自己,我变得惊慌失措,...

  • 2018-06-13

    想多一点点的思考,多一点点的记录。所以写在了这里。希望这里是乐园吧~

  • 如果世界美好

    请给我一点时间 让我思考人生 我希望它可以是一盏明灯 照亮我的前程 请给我一点笑容 让我不觉寒冷 我希望它可以是一...

  • 个人建站思路脑图整理(网页设计的深入思考)

    思考 对着白纸写下所有你希望能够体现自己的地方,品味?作品?思考方式?全面技能?多一点修饰词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自...

  • 如何在思考中正确分析逻辑关系

    强调一点,接下来分享的都要建立你愿意思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果你是不愿意思考的人,不看也罢。 愿意思考的人都希望自...

  • 动起脑筋来,别忘了思考这件事

    打开文档,发一会呆。 希望自己通过写字,多一点思考。 可是往往无力地发现,思考这件事情,似乎很难运作起来,这让人感...

  • 努力过好每一天

    从明天开始,端正心态,充满希望的迎接每一天。不虚度,不抱怨,不悲观,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从容。让自己...

  • 可以说真的很丧了,看不到未来

    明天是正式的开题报告,但是一点没有做,真的是一点也不想干这个事情。 其实,真的希望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但是,直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点思考,一点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x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