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迷上了“斗地主”,今天我就想来说说最近这段时间的“游戏心得”。不过,这不是一篇关于“斗地主”的游戏说明,我只想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一、试错
起初,我并不知道斗地主的游戏规则。不过,在平台上玩的好处就是,你若出得不对,它会有提示。于是,我在“试错”中摸索出了规则。
这是我学习的第一步:如何出牌。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阶段:怎么赢。
一开始,我想着,扑克牌还能怎么赢,肯定是谁先出完谁就赢了,总不会是比谁手上剩的牌多吧?当然不是。
但我后来才明白,为什么叫“斗地主”,因为有“地主”。
所以,这个“身份”不能忽视。你如果是“地主”,一对二;你如果不是“地主”,二斗一。关于这一点,留到“博弈”环节再说。
总之,我在这个“试错”的过程中,积累、模仿、尝试、总结。学习不也正是如此吗?输入、思考、理解、输出,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复盘,再重复前面的过程。
学着学着,我感觉自己可以有更高的“追求”,于是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博弈,也是权衡利弊后的慎重选择。
二、博弈
此处使用“博弈”而不是“选择”并非它听起来更高大上,而是因为在未知面前,一旦无法冷静思考,“博”一把的勇气就会变成一时上头的“赌”气;“弈”则是权衡利弊后的理性决断——落棋无悔的智慧。
当然了,如果没有接下来每一步的掂量,那么也就确实用不上“博弈”这个词,只是“出牌”而已。
首发“博弈”是**身份**——“抢地主”,这意味着你是要一位队友,还是两名对手。
一开始,我都选“地主”,想法很简单:情愿败给对手,也不想输给队友。
可当“地主”连输后,我开始意识到“队友”的重要性——**配合**。
失败果然是成功之母,得益于观察,我开始冷静下来。
如果我是“地主”,可以得到额外的3张牌,以及先出。那么,接下来,请观赏此时的内心戏:
先发制人(“地主”先出)的话,能不能制得住?如果我三下五除二,能秒杀,那不用琢磨了。但如果光有一声空响和虚晃,剩下的要等着被吊打,那还是算了。
有时,手握几张大牌,但是最怕“上有老,下有小”——大的大,小的小。尤其当顺子中间就缺一张时,就会默默寄希望于那三张未知的底牌。
这是人之常情。但思考与否,区别就在看到“不合适”的3张牌后的反应。
赌徒心理:“哎呀,输了输了……”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博弈心理:“好吧,那我赶紧调整策略。”
接下来就是**分数**上的博弈——角色选好之后,还要决定分数加不加倍。但这个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出牌过程中的“**控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和学霸的相似之处——“不怕学霸考满分,就怕学霸会控分。”
斗地主中有两个“武器”:炸(4张一样的牌)和王炸(大小王),它们不仅能助你没有同类牌型的时候“钳制”对方,而且还能让分数翻倍。
不过这里也有个双刃剑,就是4张一样的牌可以带2张单牌(一样的也没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翻倍”失效。
那么,所谓“控分”就是当我预估形势不对,有可能败局的情况下,选择“过”或者“拖家带口”的方式让“翻倍”成为“哑炮”。
最后是**与“队友”或“对手”之间的博弈**。
关于这一点,又要升级到下一个阶段了——记忆。
三、记忆与按耐
先自嘲一下,我的记忆就跟一条鱼似的,转身就忘。但是,我居然会“记牌”。
前面提到的“炸”,起初我一看到自己有,肾上腺素就飙,激动啊!然后“感觉稳赢”的迷之自信就带动了一波“抢地主”和“翻倍”的操作。
却常被对手炸懵——你怎么也有?!别人不仅有,而且还比我的猛。
后来我就学机灵了——根据自己手中的牌来猜——我手上但凡有1张,也就意味着这个数字的“炸”不存在。有了初步的判断之后,我也学会了**按耐**——谨慎地甩出手中的“炸”。
一开始,只觉得要赶紧把牌出完。随着各种失败经验的累积,我也开始意识到“忍”的重要性。
比方说在有队友的时候,通常一人疯狂出牌,另一人“按兵不动”。我也试过几次,一张牌没出,全靠队友给力输出,而且我选择了“加倍”,得分竟然比“功臣”还多。
单打独斗的时候也一样,既然是两个人的牌(34张)耗一个(20张牌),那就不能太激动。
四、水平和环境vs机遇和风险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部电影《西虹市首富》。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很感慨:越有钱的人似乎就会越有钱。
在这个游戏中,积分在3000以下时,每盘的底分是10分;3000分以上,底分就变成了50。我一直以为也就这样了。结果今天积分超过4万,底分一下子成了300。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赢时,一盘的得分相当于底分为50的局玩一晚;但也意味着输时,一朝回到解放前。
输赢、得失,同样需要权衡。
后记:自我“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其间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习需要**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