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供需分析框架、双轮驱动分析框架
书籍内容:1,了解市场;2,债券性质的研究;3,利率方向的研究;
一、三大基本利率关系
1,7天回购;2,1年央票;3,10年期国债;
利用1和2的短期利率推导长期;2002到2010年,有71%的同向变化;
央票利率的立足点:
1,央票对信贷资产的替代关系;
银行的资金配置,贷款or央票;
反应指标:存贷款利差与央票利率;为何不是贷款利率?
2,中美利差效应;
回购利率:
流动性宽松,1天更活跃;流动性偏紧,7天更活跃;
指标:全国性商业银行日常资金融出比率(与回购利率负相关);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与回购利率负相关);
商业银行资金成本:
假设资金来源: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比例为1:1,资金成本=活期利率*50%+定期利率*50%;
三碗面: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
二、基本面分析
指标:通胀、经济增长;
通胀:RMPI——PPT——CPI
CPI的测算:
1)货币供给角度
M1,M2,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储蓄增速
2)实体经济供需角度
GDP,工业增加值,PMI
3)市场预期角度
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
4)国外输入
国际食品价格与国内食品价格,国际期货价格与国内期货价格;
经济增长:先行类指标
1)贸易类指标
OECD指标,广交会指标、航运类指标、港口行业数据、PMI中的订单变化、波罗的海指数
2)投资类指标
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与企业利润)、房地产开发投资(与房屋销售)
3)消费类指标
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
4)特殊指标:工业增加值
三、货币分析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货币报表分析
1)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报表
三部分构成:货币发行(流通中货币+库存现金)、金融机构存款(存款准备金)、非金融机构存款
基础货币变动: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存款的吞吐
2)广义货币供应M2
3)货币乘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