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今年,我跟朋友约吃饭的时候已经发生过了两次乌龙事件。
我们经常约吃饭的地方有两个点,一个离我家近,一个离他家近,有次照例约吃饭,只约了时间,却没说地点,大家都觉得对方肯定知道,最后我去了他家那边,他去了我家那边,等到终于见面的时候,就互相疯狂吐槽,然后吐槽了一整年。
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我以为”陷阱,我们都想当然地觉得对方应该清楚,应该知道,应该了解,所以就少说了一句,最后却发现原来大家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关系亲密的人当中,大家会想当然地觉得都那么熟悉了,对方理所应当地知道、了解、明白我们的想法,可是对方也有可能是这么想的,于是就在我觉得对方知道和对方觉得我知道之间产生了一个信息偏差,于是误会、误解、失误、错误就这么产生了。
职场当中也是如此,有的时候,我们在处理上级交代的任务时,或者交代下属任务时,也会产生这种我说的是A,对方接收的是B的情况。
那么要解决起来也很简单,不管是跟谁,必要的时候再多问一句,再复述一下对方的意思。
上面说的是生活里的少,那么什么是生活中的多呢?
其实说的就是生活中的边界感和分寸感,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换位思考。
很久之前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描述了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对待父母的不同态度,青春期可能会开始叛逆,跟父母对着干,到青壮年和中年时期对父母的意见尤其不屑,再到年长慢慢认同父母,我当时就觉得以我的性格肯定不会如此。
可是真得等我越来越向我的青壮年靠近的时候,我发现我也开始了,开始听不近看人家的建议,总觉得为什么要干涉我的生活,我是个大人了,我能够自己做主了,所以有些时候对老母亲的态度就会显得有些差,虽然过后我也会反省,可是每一次态度恶劣,其实就是在给彼此的关系制造裂痕,只是我们的父母总是会轻易原谅我们。
而跟这个情况相反,我近些年对待朋友却会越发有分寸感,这个分寸感指得不是远离朋友,而是会谨慎地要求对方为我付出,也会及时感谢对方给与的帮助,因为我很认同一个观点,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如果碰上了那些愿意对你好的人,要珍惜要回报。所以,有的时候,如果有些事我自己都觉得为难,我也不会轻易向别人开口求助。
所以,当我有些时候回过头思考的时候,我会发现,我或许有些轻慢我的家人,尤其是父母和我的一些朋友了。对于父母,我也总是觉得我都说得那么明白了,你为什么还是要这么做,你们能不能站在我的角度思考一下,可是我却忽略了他们年龄渐长,不一定能了解我们在想什么,有些时候想跟我们交流,我们却早已关上了交流的大门这回事了,却反过头来总埋怨他们固执己见和不听人劝。就如同我们不愿意去做一些事一样,他们也有一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你觉得方便的事儿,他们可能觉得没有安全感,一样的道理。
所以,平时不管是对谁,当你要做一件事,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妥或者不方便开头时,可以再适当多考虑一下。而对于我们最亲密的人,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和关心,不要总是觉得他们能宠我们一辈子,糖果罐一直往外掏很快就没了,也是要定期补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