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少部科幻小说指出了AI的迅猛发展,以及与现在新兴的外星人说法,无论是刘慈欣大师的好几部例如《三体》,亦或者本书《人之彼岸》的畅销,都提出了现代人开始思考的最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到哪里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回答需要反观自身,而“我会到哪里去?”则是个需要与周围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局。何况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AI的进步如此迅猛,我们人类的未来会不会被AI所取代,所占据?
当听到新版本“阿尔法狗零”,依靠自我对弈的强化学习,用3天时间战胜所有老“阿尔法狗”,我们是否会担心,还有什么是人工智能学不会的呢?最近看了《人之彼岸》这本书,书里面前半部分是几个短篇小科幻故事,可以一看。然而更让我惊喜的是书的后半部分——不属于故事的理性思考,这部分告诉我们不要畏惧所谓的AI,并对未来怀抱希望。
以下摘录几段书里的精华并对其进行补充分析:
“常识”经常被认为是区别AI和人的重要分野。“常识”是把各个门类信息汇集到一起,形成广泛知识背景网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人人都有,因而并不觉得稀奇,然而机器没有,我们才知道这种稀松平常的能力多么可贵。
我们感到自己清楚看到眼前的立体世界,然而,人是不能直接“看到”立体物体的。我们眼睛接受的只是平面图,是大脑在后台计算还原出的三维立体效果。——可我们对眼睛看到的世界太习惯了,以至于不去思考这种能力是多么可贵。那么多数AI由于缺少大脑的组合能力,三维世界对于它们来说太难了。除非日后的神经网络与计算机联合紧密,发展出电子版的“神经网络”,否则,AI是不会具有我们所看到的立体世界。
神经学家威廉·卡尔文曾说过:“你通常观察到的看似稳定的场景实际上是你所建构的一个精神模型。”事实上,我们居住在大脑制造的虚拟现实中,却无法自拔。这个虚拟的模型,就是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的“世界模型”。
元认知——即自我表征的能力。即使是厉害如阿尔法狗的高级AI,它也说不出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它们可以分析浩瀚的数据,却无法反观自身,这是因为人工智能,至少现在来说,缺少“元认知”。缺少元认知,首先是缺少“我”的概念,无法以我为主体表达事情,也因为没有我的意识和概念,去违背命令。同样也不能以我为中心去思考高一层次的决策。(题外话,如果像西部世界里描述的AI觉醒,那可能发生在几百年之后吧。)
对于未来,人工智能和人类并不会全面对抗,也不会担心人类文明收到根本威胁。但是我担心人类越来越不重视自身的情感化特征,将自己一切归咎于理性和数字化程序,将自己彻底数字化。那么这就不是AI打败了人类,而是人类自动向AI投降。
叛逆是目前人工智能做不到的“觉醒”。那么人类学习和AI学习具有什么特点呢?在本书中,AI为什么要向未成年的小孩子来学习呢?那是因为小孩子正是具有许多未知性和不可预测性,才能够将固若金汤的理性算法打破。成年人习惯了一切都井井有条,每一步都按部就班,而小孩子却像多触角的魔法泡泡,在7岁之前神经突触的衍生达到峰值,而在7岁之后开始将无意义的突触减少或者间断,开始从“发散”回归到“专注”。正由于此,AI缺少的不是“专注”,而是小孩子的“发散”。
贝叶斯算法是对人类学习刻画最好的学习算法,这个算法核心来说就是一句话——先验概率,后验检验。通俗点说就是“心里先抱着一个信念,再根据发生的事情调整信念。”这是人类常用的学习算法,但是这种算法需要主体从旁观世界到进入世界,在行走天下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世界的常识。
对世界的综合理解能力,需要有系统视角的通识教育。重要的不是记忆所有学科领域的知识碎片——人类不是维基百科,也拼不过维基百科——而是知道如何安放和调取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有层次、有关联的知识体系。人工智能能记忆所有的碎片,但是难以组合成有意义的图景和故事,遇到事情也缺少调用的能力。AI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世界观。世界观不是知识库,而是从高处看待知识的视角。
因此,虽然AI能够具有我们难以比拟的知识掌握程度,但它们所缺少的东西也弥足珍贵,所谓的思考-情感-寄托-发散,都是我们从儿时开始无知觉情况下传承下来的技巧和能力。生而为人,我们不应该追求的是如机器一般的理性,而是在我们个体的独特世界观中,如何将科技能力发展到最大化,去解决人类的问题,与AI和谐相处,不对它们抱有敌意,坦荡接受科技的进步,不惧怕未来,这才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使命与活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