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自1990年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不同品牌被人们所使用,就目前常见的几款浏览器整理如下:
1.Chrome浏览器
Chrome浏览器由谷歌公司开发,测试版本在2008年发布。以良好的稳定性,快速,安全性获得使用者的亲睐。
2.IE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IE浏览器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浏览器,由微软公司开发,预装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所以我们装完windows系统之后就会有IE浏览器。
3.Safari浏览器
Safari浏览器由苹果公司开发,它也是使用的比较广泛的浏览器之一。Safari预装在苹果操作系统当中,2003年首发,是苹果系统的专属浏览器,现在其他的操作系统也能装Safari。
4.Firefox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是一个开源的浏览器,由Mozilla资金会和开源开发者一起开发。由于是开源的,所以它集成了很多小插件,开源拓展很多功能。发布于2002年,它也是世界上使用率前五的浏览器。
5.Opera浏览器
opera浏览器是由挪威一家软件公司开发,该浏览器创始于1995.他有着快速小巧的特点,还有绿色版的,属于轻灵的浏览器。
浏览器内核有哪些
首先,浏览器组成可分两部分:Shell+内核。shell就是指浏览器外壳,就是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部分,如菜单、工具栏等用户界面。内核,我们就看不到了,我们上网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先需要经过它处理,然后再把内容呈现到我们眼前。
浏览器内核又可以分成两部分:渲染引擎(layout engineer或者Rendering Engine)和JS引擎。它负责取得网页的内容(HTML、XML、图像等等)、整理讯息(例如加入CSS等),以及计算网页的显示方式,然后会输出至 显示器或打印机。浏览器的内核的不同对于网页的语法解释会有不同,所以渲染的效果也不相同。所有网页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以及其它需要编辑、显示网络内 容的应用程序都需要内核。JS引擎则是解析Javascript语言,执行javascript语言来实现网页的动态效果。最开始渲染引 擎和JS引擎并没有区分的很明确,后来JS引擎越来越独立,内核就倾向于只指渲染引擎。 所以,渲染引擎决定了浏览器如何显示网页的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也有不同,因此同一网页在不同的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渲染(显示)效果也可能不同,这也是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的原因。
1.Trident
IE浏览器使用的内核,该内核程序在1997年的IE4中首次被采用,是微软在Mosaic代码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来的,Trident实际上是一款开放的内核,其接口内核设计的相当成熟,因此才有许多采用IE内核而非IE的浏览器涌现(如 Maxthon、The World 、TT、GreenBrowser、AvantBrowser等)。
2.Gecko
Netscape6开始采用的内核,后来的Mozilla FireFox也采用了该内核,Gecko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因为这是个开源内核,因此受到许多人的青睐,Gecko内核的浏览器也很多,这也是Geckos内核市场占有率能够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此外Gecko也是一个跨平台内核,可以在Windows、 BSD、Linux和Mac OS X中使用。
3.Presto
目前Opera采用的内核,该内核在2003年的Opera7中首次被使用,该款引擎的特点就是渲染速度的优化达到了极致,也是目前公认网页浏览速度最快的浏览器内核,然而代价是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
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内核,与前面几个内核的最大的区别就在脚本处理上,Presto有着天生的优势,页面的全部或者部分都能够在回应脚本事件时等情况下被重新解析。此外该内核在执行Javascrīpt的时候有着最快的速度,根据在同等条件下的测试,Presto内核执行同等Javascrīpt所需的时间仅有Trident和Gecko内核的约1/3。只可惜Presto是商业引擎,使用Presto的除开Opera以外,只剩下NDSBrowser、Wii Internet Channle、Nokia 770网络浏览器等,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Presto的发展。
4.Webkit
苹果公司自己的内核,也是苹果的Safari浏览器使用的内核。 Webkit引擎包含WebCore排版引擎及JavaScriptCore解析引擎,均是从KDE的KHTML及KJS引擎衍生而来,它们都是自由软件,在GPL条约下授权,同时支持BSD系统的开发。所以Webkit也是自由软件,同时开放源代码。在安全方面不受IE、Firefox的制约,所以Safari浏览器在国内还是很安全的。google的chrome也使用webkit作为内核。
WebKit 内核在手机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 Google 的手机 Gphone、 Apple 的 iPhone, Nokia’s Series 60 browser 等所使用的 Browser 内核引擎,都是基于 WebKit。
多种内核
1.傲游浏览器3
傲游浏览器3.0是国内首先尝试使用Webkit与Trident双核心的浏览器。Webkit核心将使你打开网页的速度更快,Trident核心则会带给你更好的兼容性支持。
2.QQ浏览器6.11
使用极速(Webkit)和普通(Trident)双浏览模式,设计了全新的界面交互及程序框架,目的是为用户打造一款快速、稳定、安全、网络化的优质浏览器。
3.搜狗高速浏览器
使用高速(webkit)和兼容(Trident)双浏览模式,保证良好兼容性的同时极大提升网页浏览速度。当采用高速模式访问网页出现问题时,可点击地址栏旁边的内核按钮直接切换内核,使用兼容性更佳的兼容模式正常浏览网页。
utf-8和GBK的区别
字符均使用双字节来表示,只不过为区分中文,将其最高位都定成1。
1.UTF-8编码则是用以解决国际上字符的一种多字节编码,它对英文使用8位(即一个字节),中文使用24位(三个字节)来编码。对于英文字符较多的论坛则用UTF-8节省空间。UTF-8则包含全世界所有国家需要用到的字符。UTF-8编码的文字可以在各国各种支持UTF8字符集的浏览器上显示。比如,如果是UTF8编码,则在外国人的英文IE上也能显示中文,而无需他们下载IE的中文语言支持包。所以,对于英文比较多的论坛 ,使用GBK则每个字符占用2个字节,而使用UTF-8英文却只占一个字节。UTF8是国际编码,它的通用性比较好,外国人也可以浏览论坛。正是因为它的强大,才会导致它占用的空间大小要比GBK大,对于网站打开速度而言,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2.GBK是国家编码,是指中国的中文字符,其它它包含了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字符,另外还有一种字符“gb2312”,这种字符仅能存储简体中文字符。GBK通用性比UTF8差,功能少,仅限于中文字符,当然它所占用的空间大小会随着它的功能而减少,占用的数据库比UTF8小,打开网页的速度比较快。
px、em和rem的区别
PX特点
IE无法调整那些使用px作为单位的字体大小;
像素px是相对于显示器屏幕分辨率而言的。
EM特点1.em是相对长度单位。相对于当前对象内文本的字体尺寸。如当前对行内文本的字体尺寸未被人为设置,则相对于浏览器的默认字体尺寸;2.em的值并不是固定的;3.em会继承父级元素的字体大小。所以我们在写CSS的时候,需要注意: body选择器中声明Font-size=62.5%;将你的原来的px数值除以10,然后换上em作为单位;重新计算那些被放大的字体的em数值。避免字体大小的重复声明。
rem特点相对单位,这个单位与em的区别在于使用rem为元素设定字体大小时,仍然是相对大小,但相对的只是HTML根元素。这个单位可谓集相对大小和绝对大小的优点于一身,通过它既可以做到只修改根元素就成比例地调整所有字体大小,又可以避免字体大小逐层复合的连锁反应。对于不支持它的浏览器,就是多写一个绝对单位的声明。这些浏览器会忽略用rem设定的字体大小。
注:资料参考来源“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