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罗胖子的《从八股到高考》。
从有写文章的时候开始,咱们中国的八股文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而且从我们今天写文章的角度去看,八股文格式死板、内容乏味、严重束缚人们的自由发挥,实在难以忍受。
但是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都以八股文为主。按理说这么糟糕的考核方式不会太长久,可是为什么会坚持这么长时间呢?
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要么是说是封建统治者要束缚人的创造力,要么说这是中国文化“劣根性”的体现。
而他的解释却是:八股文是科举制下的文体。那科举要解决的问题是啥?是要在大一统的帝国内,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所以,考试形式必须适合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文化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这个基本现实。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地域辽阔就意味着信息传播不便。所以,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就尽量不要调整,要长期固定甚至僵化,因为任何变化都要经过很多年才能传遍全国。
地域辽阔还意味着,全国各地在许多方面都差异巨大。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其内容和形式就不能超出各地的“公约数”,不能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那除了流传千年的“四书五经”之外没有其他。
而且考实际学问,就没有办法在各地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各地的差异很大,所以当时根本不可能在一张考卷上,出题考全国的人。
除此以外,朝廷还要考虑一项重大因素,那就是穷富差异。如果科举考试的内容“多元化”,或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素质,那些贫寒子弟根本就出头无望。所以这就给穷人家的孩子能够参加科举,创造了条件。穷人、社会底层通过科举翻身的机会确实是最大的。也就是正因为这种死板的考试让教育实现了相对的公平。
他还有一个观点: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教育,而是为了选拔。选拔能坐得住,下苦功
这种优秀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题目,哪怕是八股文,也一样可以坐得住、下苦功,最后考出好成绩。
再回头来说我们的高考。
这几年,高考的发展趋势和八股文正好相反的,这也是很多人呼吁和推动的结果。各地高考越来越强调地方特色,越来越多地考核学生的所谓“综合素质”。
他分析了几点原因:
第一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情况差异巨大,社会阶层也差异巨大。只有坚持全国的统一性,才能确保人才通过高考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和交流,维持整个国家的内在联系和国家认同。
其次,虽然不必恢复到八股文那样死板的形式,但高考仍然要尽量维持简单、明晰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一言以蔽之,永远要确保,学生只靠几本教科书、只比拼硬功夫、笨功夫就能取得好成绩。高考不是教育工具,高考是人才选择的工具。它把各个社会阶层里奋发向上,能坐得住、下苦功夫的人挑选出来,保持这个社会的活力和公平。这才是高考在当前中国社会的真实作用。
我觉得这也有道理,世间本就不公平,而要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公平,就得有一些比较死的制度来约束,来衡量。像我们这样的没有家底,没有教育资源的底层人民,也只有通过死学习这条道路先翻身,找到一个平台,然后再努力,再翻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