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朋友读我的文章,做成音频播放。他是我们区融媒体中心的资深主播,本身工作很忙,还百忙之中抽空主动读且播,我非常感激也非常开心。
我打开音频逐字逐句仔细听,读得真好,咬字清晰,字正腔圆,节奏和感情也处理得不错。听着听着,我突然发觉少了一个字。原句是“做这样一株怒放的凌霄,仿佛就是渡过一个为自己梦想拼搏的人生”,他少读了一个“生”,这一少,动宾就不搭配了。我立马私信他,一是感谢,二是相告。以我以前对他的了解,他不会生气,还会重读。可是,很快,他回复我了:听众不注意,没事!
得,挺知足!我只能呵呵了,也没坚持。我所做的,就是只感谢,不转发。我只是稍稍遗憾:那个曾经默默与我坚持读《论语》560天,每周一汇编播出的老师哪里去了?我又想起临海而居老师对他的多次劝说,老弟,多读点书,读书多了,受益最多的就是你自己。可是,这么多年了,他没有听进去,因而,他的朗读,只是朗读,只是对作品的一次有声重复。
我想起卢老师了。她回南京数周了,怪想她的。她是局里的工会主席,做事特别认真,以前上级来校坚持工作,我们对她又怕又敬。怕的是学校工作牵涉的师生多,难免疏漏,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敬的是,她如此认真,我们做出的成绩她也不吝赞美之辞,对踏实工作的人而言,特别公平公正。
卢老师几十年领导工作做下来,却丝毫没有骄矜之气,这实在难得。暑假里,她把她最近写的近四十篇寓言故事发给我,让我注音。那真是一部好的作品,不仅适合孩子读,也适合成人读。卢老师往往撷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给读者深深的启迪,读之,获益良多。那些寓言故事的语言灵动风趣,充满童真童趣,这将是她的第8本书。这样一本好书,卢老师起的名字是“一路芬芳”,很贴合内容,可是作为一本儿童读物,我觉得这名字有点一本正经,甚至有点老气横秋。我把自己的直觉坦诚地向卢老师和盘托出。她没有生气,过了几天,她把修改后的名字告诉我,果然灵动清新,看了就想买。而且她还一鼓作气,又写了好几篇,这样,一部优秀的寓言故事即将面世,序言将是由中国寓言协会副主席亲自撰写。
我有点明白卢老师,何以古稀之年还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了。她步履不停,笔耕不辍,虚怀若谷。一次我们闲聊,她谈起她的作息。她说,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休息,中午不午休,每天如此,雷打不动。她的先生做得一手好菜,每天买菜做饭的事情都承担起来了。卢老师说,他买菜做饭,我也要领情呀,一是夸奖,感谢他的付出,二是我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早起都把家里里里外外擦拭干净,每顿饭一吃好就主动洗碗,把灶台收得整整齐齐,晚上再陪他散个步谈谈天,一天下来都开开心心的。这样,其余的时间我就可以放在阅读和写作上了。卢老师又说,每本书,写的时候投入,一旦出版出来,我就把精力放在下一部书上了。
专注当下,精益求精,不留恋,不纠结。这就是卢老师,我们心中的标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57064/3a6eef5b8c856a6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