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言导读】那景那人那情怀——《桃花源记》第2课时

【文言导读】那景那人那情怀——《桃花源记》第2课时

作者: 舒心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10:05 被阅读0次

昨天的网课是《桃花源记》的第二课时导读,淮北市濉溪县第一实验中学的李蔓林老师,继续带领我们去品读经典美文《桃花源记》里的“两种奇幻的人生”和“三分桃源情怀”。课堂开始,是词语积累式复习。然后是探究源内人生的精彩和源外人生的无奈。同时感悟作者的情怀。

一、源内的精彩:

那景:桃花、流水、青山;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绝对是理想的人居环境。美丽的景,在作者笔下,以长短交错的句子逐渐展开,令人流连,令人沉醉。

那人:往来种作,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一幅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来了客人,“皆出酒食”“各复延至其家”,人们和睦安乐、富庶繁华。

面对如此美景,美境,“渔人”自是流连,所以才出即“处处志之”,以便再次前往。此正是美景怡人不愿归,桃源美景令人醉。

二、源外人生的无奈

这实际上就是作者所生活的东晋末年的社会现实,王璨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简笔勾勒出一幅战乱流民图。

三、作者桃源情怀

源内的精彩是理想,源外的无奈是现实。现实的无奈,自然滋生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作者追寻美好的理想,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的情怀,在文字里缓缓释放,不断叩击者读者的心扉。自从桃花源记出,世外桃源就成了众多文人社会理想的代言。

当然作者的情怀与老子的“小国寡民”及孔子的“大同世界”的理想有相通之处,但表现如此具体、生动,陶公前无古人。

课堂到此结束,布置的作业是:

任意选点扩写或评说;尝试把课文改写成现代记敘文或短剧本。

这两个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很好的回顾和延伸,也是语文读写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训练。

作业情况如下:

第一个选点,很好选。可选美景段,其美的内容;错落的句式,都可以评说一二;可选美境,其中人们美好的生活,表现的情怀,都可以进行点评。

第二个改编,改记叙文很简单,很多同学进行的是翻译。参考资料也多。但改剧本,八年级的学生不熟悉。其实就是把人物和他们的台词、表演与环境的界限弄鲜明一点,作为表演的一个基础就行。

相关文章

  • 【文言导读】那景那人那情怀——《桃花源记》第2课时

    昨天的网课是《桃花源记》的第二课时导读,淮北市濉溪县第一实验中学的李蔓林老师,继续带领我们去品读经典美文《桃花源记...

  • 那人.那景

    常常向新同学这样介绍我的家庭地址:我家是小浪底那边的!但每每介绍,我的心里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涌现一丝愧疚感,因为我从...

  • 那人,那景

    那儿没有普罗旺斯那样迷人的薰衣草,也没有地中海那样湛蓝的海水,更没有像英国一样的海岸古堡,它有的是澄澈的天空,透亮...

  • 那景那人

    双休日,私家车,我在其中,结伴去了两个地方。 说来惭愧,我没到过桂林。此去为了却一个心愿,想证明一...

  • 那山 那景 那人

    那山 那景 那人 文/中流击水 那一山美景 层层梯田茶园青青 牧场里的奶牛 眨巴着好奇的眼睛 那一股清泉 沁人...

  • 那人那山那景

    有一部电影《那人那山那狗》,是一部很轻的电影却反映了很重的人生,里面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标题便是由此而来。昨天标注豆...

  • 那山,那人,那景

    文|我是小李先生 我第一次看《那山,那人,那狗》这部电影是在大二的公开课上,对于一个有着热血和温度的青年来说,这样...

  • 那景,那物,那人

    今昔一别,一别永年 不是第一次毕业,但只有大学是哭着毕业的。初来乍到时,怎样也想不到会以这样的心境离开、 一觉醒来...

  • 那人,那景,那情

    一首《断章》词尽意浓,满含无限的思绪与魅力。“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这句话看似具体可感,却道出...

  • 那山,那景,那人

    (怀化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王权奇)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言导读】那景那人那情怀——《桃花源记》第2课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kq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