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模式目的是探究隐藏在我们自己和他人行动和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现在知道,在我们行为的底层是来自我们的感觉和情绪,但是它们是源自哪里呢?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用冰山模式来解释,铁达尼号沉没并非是我们的本意,然而,我们要意识到,就如同冰山一样,我们内心深处有更深层的东西在发酵,不是只是眼睛表面所见的情况而已。
这个模式主要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的行动并不是偶发,一切都是受到内在的驱动。我们看到水面上的冰山只是占整个冰山的八分之一。同样地,我们的行为只是展现我们内在正在发酵的一小部分而已。
冰山模式行为与行动
第一个层面是行为和行动的层面,这是我们每个人眼前所见的世界,一个充满事件和行为与互动的世界。这是我们的意识形态世界,一个我们日常生活在部分接触到的世界。不过,如果你以为这是事件发生的唯一表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事件绝对会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事实上,这只是变化莫测的情绪一角,一个演绎我们生命戏码的舞台。
大多数人以为我们的意识世界坚不可摧,以为这就是绝对的实相。然而,假设我们都目睹到同一个事件,例如一个意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写出关于该事件的经过,只不过每个人写出来的内容大部分可能会有出入。谁是正确的呢?有人有正确答案吗?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没完没了地推测谁的说法是正确的,不过,简洁扼要的答案是,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透过我们大脑的滤镜,然而,由于多数人的滤镜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看事情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的意识世界其实反映我们的信念。
感觉与情绪
感觉和情绪之间的不同是在于,我们似乎还可以稍为控制一下感觉,然而我们的情绪看起来却不受我们的控制,它们自有其影响力。有时候,当我们说某人很“情绪化”时,我们所指的是那个人无法控制他或她的情绪。
然而,正如我们上面提及的重点,事实上感觉和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重要性远大于我们的认知,就像你可以从冰山的水平线看到,我们大多数的感受和情绪其实是埋藏在我们的意识层面之下。事实上,我们多数的人将我们的情绪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
这往往使我们认为,别人可以左右我们的感受,不过,这并不是事情的真相。真正的情况是,我们看到一些行动或行为,进而引发我们个人的内心,随后我们挑选某一种情绪来反应我们内在的感觉。
一些情绪反应的提示:
罪恶感:当我们感受到难受或者内疚时,我们就会因为做某事或者不做某事,说某话或者不说某话感到内疚。罪恶感本身只会愈来愈强烈,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感到难过而更难过,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深感内疚而感到有罪恶感,这是一种自我强化的情绪。你会因为有罪恶感而攻击或批判,之后你会因此而攻击自己,让你陷入一个极度的恶性循环。
嫉妒是另一个耐人寻味的情绪,因为存在于其中的情绪包罗万象,包括心碎、受伤、报复、失落和恐惧,这些全都滚成一个情绪大包袱。嫉妒是导致人与人疏离,并且让人切断感觉的第二种常见的原因,因为这种感受非常地令人厌恶。
愤怒是一种情绪的掩饰。我们用愤怒作为一种情绪勒索的形式,藉此隐藏内心真正发生的状况。如果你想要处理你的愤怒,那么,首先你要检视在愤怒之下,你在隐藏什么,到底你真正要处理的是哪一种感觉,你用愤怒在保护什么感觉?
回想上一次你对某个事件有强烈情绪的情况,当时你有什么情绪?(如果你的第一个答案是“愤怒”,那么你再问自己,愤怒是在保护哪一种更深层的情绪呢?)
现在问自己,这是你生平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情绪吗?或者在你生命中,你已经多少次感受到这种情绪?
直觉地回答,你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情绪是在什么时候?很可能是在与你的伙伴分享你的领悟。
摘自杰夫-艾伦、艾莉森-班克斯《父母觉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