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看了闪电的文章《我们必须比坏人更强,才有资格做好人,而不是比坏人更坏——实名反对傻逼共识和割韭菜理论》(公众号:闪电HSL,2018/7/5),罗辑思维第530期《你是在用理性做决策吗》讲万老师的决策理性批判。(2018/7/6)和吴军老师的《来信补充 | 未来科技将走向何处?人类的希望在哪里?》(2018/7/6)
第一篇是针对最近笑来录音门事件而反思自己的。
第二篇是讲人类在大多数问题上永远不可能有理性决策
第三篇是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会不会最后取代人类。
我觉得这三篇文章提升了我的认知水平,我先从吴军老师的文章说起:
吴军的的文章是为蒙洛迪诺的《思维简史》做的序言,当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很多人担心人类未来的命运。担心将来人类发明的人工智能统治世界奴役人类……
吴军认为人工智能的强大是体现在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它不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人类之所以存活至今是因为人类本性
1、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不断探究。
2、逐渐形成的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3、挑战极限。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讲的是人类生存至今的道理,不是比力量四肢发达,而比的是头脑中无法形容的智慧这种感觉。
第二篇文章单讲思维方式,它是万维钢老师精英日课中的《决策理性批判》注意不是行为经济学中的决策理性批判,而是我们人类自身在做所谓理性决策时。比如,结婚已后是要孩子还是不要孩子的问题,理性决策就是把生孩子的收益和不生孩子的收益去进行比较,所谓理性通常都是置身事外的判断,但其实有一点是你无法判断的,那就是生了孩子以后给你带来体验。如果不能置身其中如何想像?你的选择其实是你的人生选择,否则你无法想象。
第三篇是闪电对于笑来老师关于“傻逼共识也是共识”的理论的批判,其实这个题目也是笑来老师曾经讲的
这三篇文章给我的认知是:
1、人类是靠想象,历经漫长的艰难而存活至今,所以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2、人类的想象缘于自身的体验难以完善,所以在底层逻辑上是非理性的。
3、这个非理性的基石,是我们判断善恶的标准。
形成我自己的价值观判断:
一、独立思考,
任何事情在当时当地的情况下可能是对的,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可能不适用。所以要警惕所有名人的话,特别是有利益攸关者
二、我可能是错的
在没有情况证明我是错的之前,我还是继续我的认知实践。
三、有些事情是不能用理性去判断的,如果你用理性去判断,总有一天理性判断会触犯到你的认知边界你怎么办?我认为现在太多人遇到事情做理性判断,利害推断,最后成就了很多不堪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