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除了鳌拜、撤了“三藩”、收复了台湾、祭祀了明太祖之后,还有一件大事等着他。
这位青年皇帝,先派穆子旭前往南京,跟驻守江南的魏东亭一起,合力剿除了假朱三太子杨启龙及其党羽,然后,他才来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墓前,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礼:先辈,今日我远涉千里,作为后继者,叩拜在你的陵前,我会同你一样,让你的子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康熙是这样想的吗?
他这样做,能不让那些前朝的大臣遗老们叹服吗?
从黄觉寺走出来的朱元璋,战胜了无数自己的对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汉民族的子孙无不扬眉吐气啊!
清朝作为同样是少数民族(满族)的后裔,从辽东半岛出发直取山海关,进而登上了帝王之座,玉玺传到这第四代君王康熙的手里,统治逐渐步入了正轨;可那时总是有许多的偏见,不甘心被少数民族统治。
而今,放眼望去,辽东的土地也是我大中华的土地啊,那里的人民跟汉族人一样,同是我华夏的子民。
康熙继位以后,拜伍次友为师,经史子集莫不过目成诵,他任用能臣,不分满汉;他关心百姓疾苦,宵衣旰食;把自己和自己的族很快融入到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他的一举一动真的是稳健得很那!
他力排众议,拿定了主意要御驾亲征。费扬古为主帅,高士奇、索额图、明珠随驾,以及非要随从的阿秀,康熙也允了。
将士们赤膊上阵,死伤无数;睿智的康熙没有杀穆萨尔,而是放他回去,他感激涕零,飞奔而去;为了抓获逃跑了的葛尔丹,康熙继续和将士们一起,深入到草原的深处,寒风刺骨,粮食供给不上,他就跟将士们一样,每日只吃一顿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从来都不是贪图享乐之辈,少年时期,他就经常批阅奏折到深夜甚至彻夜不眠,他冒险到鳌拜府中、到杨启龙制造事端的回民清真寺,这次又亲赴战场平定西北的叛乱……
他早已把自己的身心融入了天下的事业中去了,他努力读书、丰厚自己的底蕴,他博学多才,谈古论今,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他事必躬亲、洞察事态的发展,明察秋毫、应对随时的不测,他知人善任、常常反省自己,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揪出自己人性中的“小我”,没有刻意,实乃真心,从8岁登基一直到如今,36年过去,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受万民拥戴的好皇帝。
有如此的皇帝临朝,民之所幸矣!
难怪朝臣情愿任其驱使、肝脑涂地,作为用血汗和聪明才智打下江山的前辈的继承人,只有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才能上不愧祖,下不愧民,康熙做到了!
看着葛尔丹用血写下的绝笔,康熙感慨万千!
西北终于平定了!
然而老师伍次友已经死去,苏麻喇姑也作古了,还有自己的皇祖母也离开了自己,此去数年,恍如隔世。
将士们带着胜利的喜悦,班师回朝。
康熙手捧清澈的黄河水,想起了靳辅和陈皇一干人。
夹道迎接的大臣、百姓挤满了街道,真的是繁花似锦,富贵风流,还有康熙爱吃的瓜果、奇珍异品摆了满眼,无暇顾及这一切的康熙忙着问:怎么不见靳辅?
靳辅已经死了。
陈皇呢?陈皇被担架抬着来到康熙的面前,已经奄奄一息,身上散发出一股牢狱中的腐臭气味,康熙俯下身去,陈皇把一卷皱烂的纸交到康熙的手里:这是臣写的《河防述要》,于成龙是个好官,可是他不会治河,治河的要义是治沙,可他只懂得挖沙…… 他忽然抬眼望见不远处瑟瑟发抖的阿秀正在看着自己,他一阵百感交集,就昏厥了过去……
想想当年在清河镇,是自己把家破族亡的公主阿秀从乞丐堆里救了出来,阿秀对自己情有独钟,而自己却不敢接受这个格格的爱,把阿秀拜托给韩刘氏,又治河去了。
光阴流转,阿秀遇到了康熙皇帝,主要是为了报仇吗,还是从康熙的眼眸里读出了皇帝对自己的深爱?阿秀随康熙入了宫,遂诞下13阿哥,康熙更对她宠爱有加了;可是,风言风语还是传到了康熙的耳中,草原上的姑娘直言不讳,坦言陈皇并不爱自己,他只爱治河,(殊不知不是不爱啊,只是不敢爱),你已经是万圣之尊了,还跟一个小臣计较?
康熙思忖了良久,想想在生死关头,要不是阿秀急中生智,把葛尔丹部烧起的大火引开,也许自己就命丧黄泉了,想到这里,康熙是万般的追悔,可是,已经晚了,本来瘦弱的陈皇怎么经得起如此长时间牢狱的折磨?留着这一口气也是等着圣君一定会召见自己吧?
可是,这一天来的的确太晚了些。
是啊,皇帝是得有皇帝的威严,否则怎么统摄万里江山社稷;而皇帝更要有皇帝的尊严:严于律己才有资格严加教子、博学广智才有情怀爱民如子,才担得起“天之骄子”这一称号啊。
而有多少对朝廷赤胆忠心的大丈夫就这样死去了,比如周培公。
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多少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儿郎长大成人,学得满腹才华,愿意让他们去报效国家,这才是有史以来老百姓心目中的正途。
他们是如此地无怨无悔、乐此不疲、披肝沥胆、在所不惜。
可是,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起始时的模样,忘记了生而为之人,当怀有的一颗感恩之心,才不会迷失了方向。
饥寒交迫的明珠命悬一线之际,一头栽倒在悦朋店门口,是公子伍次友让店主何贵柱救明珠,明珠的命才算捡了回来。
伍次友对他关爱有加,资助他参加科举考试,他才有机会结识当今圣主、才有机会活成一个真正的人的模样、更才有机会结婚、繁衍子孙;可是,他是怎么对待伍次友的?这个皇帝的老师,他也敢下手,他明知道伍次友跟苏麻喇姑彼此之间的深情,他却要提议把苏麻喇姑嫁给索额图做续房,实乃丧尽天良,他这一手直接导致了苏麻喇姑的出家;他应该知道周培公喜欢阿锁吧?可他偏要让死了妻的何贵柱娶阿锁,没过几年阿锁就病死了,徒留下一串难解的结子谁也解不开,直到周培公看到时,把它焚于火中,结子轻而易举地就被火烧开了……心有灵犀的一双人啊,却先后命丧黄泉,熊熊的烈火难道不是阿锁心中的愤怒在燃烧吗?只有周培公懂得。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明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还有多少你害死、害惨了的人?且不说你家财万贯、儿孙满堂,你怎么还如此不知足呢?
康熙西北之战带着你,是不放心把你留在朝中吧?还有索尔图也一样。
做人做到这个份上,还何谈做相呢?
康熙抄了你的家、罢了你的官,你有想到过这个结果吗?其实,他大可以杀了你,只是,他没有。
作为君臣,本应该和衷共济、上下一心,才会成就别人的博大,也才会活出自己的风采,死的时候能带走什么呢?
孝庄皇太后早悟到这些了吧?她更早时就明了了自己生命的要义,所以,她临危不惧,暗自搬来了救兵,眼看着孙子把鳌中堂擒于网中;在弥留之际,她还不忘为孙子指点迷津,她真的是一个大气、聪慧的女人,难怪会芳名永留……
征战回来,康熙皇帝又开启了自己新的征程……
( 后记:一路走来,所有的福气都是自己所修,所有的报应也都是自己所招;与大自然荣辱与共的人类来到这个世间,所有的善意总会得到正义的力量的默默资助;所有的恶毒也会被一草一木看在眼里,报之以冥冥之中。)
古往今来无数的例子数不胜数,想要度过怎样的人生,还是全凭自己做主吧?)
(《康熙大帝》读书笔记3 )
横塘柳 2022.7.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