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益慢读细读。
本周只看了前九章,虽说怀揣“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的心思,以扫“他科”之盲,读完少许,亦觉受益非浅。
第一篇是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级的自然秩序。
从未开化的渔猎时期至如今繁盛复杂的工业时期(亚当·斯密是在18世纪写的《国富论》),毋庸置疑,劳动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若究其原因,怕是与“分工”脱不了干系。
就拿针制造业举例来说罢。一个工人,纵令其竭力工作,也许一日造不了数枚针,倘使许数十人分工,计抽线者一人,直者一人,截者一人,蹉锋者一人,钻鼻者又一人(一枚小小的针便可有如此分工,其他庞大如飞机的分工之繁杂可想而知),一日可以成针四万八千枚以上,平均下来,每人每日数千枚,较之于不分工,可谓天壤之别。
当然,还有个莫大的好处,分工促使熟练。专则精,精则明。工人洞悉自身技巧后,往往能产生技巧之外的想法,譬如如何将一些不必亲历亲为的简单作业交与他人,由此产生新的更细的分工,譬如如何使自己的作业更轻松,由此产生新的工具,乃至机器。良性循环,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
万物皆有界,不外乎分工。分工受限制于市场的范围。市场过小,难与人以终生专务一业的刺激,一是人少,不能给予他众多的生活需求与便利;而是哪怕他再专再精,所产生的剩余生产物也无人问津。在这种状态下,他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的剩余生产物,随意换得自己需要别人劳动的剩余生产物。
因为有分工,所以要交换。而交换,必少不了一枚大家都认可的中间媒介,要不然交换起来颇为吃力。一匹马换十只鸡,那倘使我家鸡只有八只,而碰巧你有鸡的需求我有马的需求,咱换不换?------中间媒介可分割。故而产生了货币。
有了货币,便有了价格。价格可以说是商品交换(价值交换)的前提,必服从一定的原则。如需探究诸商品交换价值的支配原则,定逃不过如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换言之,构成一切商品真实价格的,究竟是什么?
2.构成真实价格的,究竟是怎样几个部分?
3.商品市场价格(实际价格)不能与其自然价格(价值)恰相一致,原因何在?
对于问题一,一件商品,它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换一种方式问或许更好理解,它的本质是什么?劳动。劳动虽为一切商品交换价值之真实尺度,但一切商品价值,通常非由劳动评定,那如何确定两个劳动量的比例很难,两种工作所费去的时间,往往不是决定比例的唯一因素。理应还包括熟练程度、困难程度等。
对于问题二,商品的构成部分有哪些?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润。
对于问题三,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不一致,但市场价格总是在自然价格附近上下波动。怕是在高中政治课经济篇上便有提及------供需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