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就业的时候就知道了,分分钟教你做人。
估计老师们都失望了,注定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行业。
可惜了,这个浮躁的时代,应该选个来钱的专业,改善家里的条件才对呀。
最近“留守女孩钟芳蓉高考676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留守女孩、父母打工、农村出身、高分成绩……这些标签组合在一起,一个励志感人的逆袭故事出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中,但各个平台的评论区中,热度较高的评论却不是鼓励和祝福,而是文章开头引用的那些话。
因为钟芳蓉报考了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
这专业不是天坑专业之一吗/汗
学什么考古啊,穷人家小孩就选实用的专业!
……
穷人、农村、实用、挣钱、务实、富贵……
这些网民的评论出奇的一致,他们并不了解考古,按照自己脑海中对考古的成见,来群嘲这个刚刚高考完的18岁女孩,高高在上的姿态,仿佛钟芳蓉的“错误选择”,是他们的切身损失一样。
喂,关你屁事啊?
不了解一件事就贸然发表评论,不仅是对事件和当事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
应该选计算机和金融等高薪专业、教育和医疗也很靠谱、“挣大钱就学金融”、“当老师才稳定”……这些还有那么一点道理的观点,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的未来。
比如钟芳蓉。
她是一个全省文科第四的高分考生,她即将走进超一流大学北大的校门,这样上进的年轻人,需要你来操心她挣不到钱?
说北京大学的专业挣不到钱,可是你连北京大学门口保安那一关都过不去。
就算考古专业真像这群人说的那样一无是处,我们也要知道,任何的行业,刚入门时大家的起点都不高,但有人停步不前,有人走得更远——所谓的“前途”,是个人而非行业决定的。
更何况大部分人根本就不了解考古,可能他们的认知里考古就是挖土和古董贩子,考古专业能叫出来名字的专家是王刚。
不是这样的。
钟芳蓉说选择考古专业是受樊锦诗的影响,樊锦诗先生有前途吗?
樊锦诗,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她在敦煌研究所工作了四十多年,被誉为“敦煌女儿”,对祖国文化和文物保护事业有着卓绝贡献。
按照那一部分网民的逻辑来说,樊锦诗先生的“前途”在她曾任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副省部级医疗待遇、获得国家荣誉称号、改革先锋奖章、2019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你看,所谓的“前途”,是个人而非行业决定的。凭什么选择了一个行业就等于了未来的一切?
从新中国成立到如今,是历代的考古人坚守着中国文物保护事业,他们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保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发掘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一路走来的辉煌。
现在的年轻人有这样的情怀,能投身到祖国考古事业中来,为什么要听那些浅薄之人的可笑言论?真正可笑的又是谁?
而考古届的老大哥们,也一改与世无争一心科研的样子,站在了这位未来小师妹的身边,做她坚实的后盾,更多的网友也开始反驳那部分人的无脑言论,声援钟芳蓉。
金钱确实很重要,但是如果把“钱”变成衡量一切的标准,那……
那你也挺可怜的,就不多说你了。
父母为孩子考虑未来,把金钱也考虑进去,是值得理解的;个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考虑金钱因素,也并非难以启齿。人总是要吃饭的,对,这些都对,钱确实很重要,我们并不鄙弃金钱,也并不嘲笑追求金钱的人和行为。
但是请不要认为所有人都该这样。
那样便不会有建国初期毅然归国的专家学者们,就不会有为了祖国事业隐姓埋名一辈子的最可爱的人,就不会有人坚守在祖国各地的各行各业,就不会有现在的国家。
“你懂什么?我们寒门子弟的梦想哪有钱现实?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是在为钟芳蓉感到不值?
担心钟芳蓉以后过着清贫的日子?
真心为了钟芳蓉考虑未来?
不,他们只是早早走入社会,在人情冷暖中摸爬滚打,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过来人”,吃得盐比年轻人吃得米都多了,可以对这个还没上大学的“小菜鸟”指手画脚了,得赶紧来刷一波存在啊!
他们没有理想,低头搬砖的时候,一抬头,欸,这里有个小姑娘竟然没有选择金钱?那怎么行!这样显得我很可笑我很呆!我一定要指点几句!
看着676分北大考古系的天之骄子,看着农村出身,却和他们注定不是一个世界的女孩,他们可难受死啦。
(我没有嘲笑考不上北大的人,我也没考上;我没有嘲笑上班挣钱的人,我以后也会走入工作岗位;我没有说挣钱不对,你非要说那就是你对)
END
💗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