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放假的一张数学卷子,除了26题是我给他讲的,剩下自己完成的。
27题,刚刚打开作业帮,我只做了第一填空,就虾米了,越往后看越头疼,我那天就跟孩子说:“放弃最后一题。”老师也只是画个问号,说白了,这种题只有超人可以完成,也就是所谓分层题型。
从整体卷面看,我们有两道题没有学过,关于直角三角形,跟勾股定理有关,这不是海淀区的课本,超纲了。
但是,丢²可不是第一次错了,这题丢分是粗心吗?不,是概念没有熟练。14题,明明求∠A,却把∠C的度数写上,别告诉我看错题了,其实没有把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玩转,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还有直接可以考虑到三线合一性质,这样才是思路。
我是个数学盲童,上学那会儿都是抄作业,现在为了孩子,力所能及吧。16题,同样超纲,只有课外班的孩子会说,这个多简单啊,好吧,你们强。
但是这道题有一个细微之处,很容易只有一个答案,不会考虑完全,作为动点P它会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可能,自然t值就为两种可能,这种题,我儿子考试时,打死也不会,我也不纠结,量力而为。
17和19题,你丢分是因为没有认真去做,踏踏实实这题就能满分,还有就是不能丢步骤,该检验时不能丢。
关于做辅助线问题,必须在写题开始就要写清楚,写明白,这是做题素养。22*和23错的同样。什么应用题不写单位,不写答,不写检验,全都扣分,自己看着办吧。
26题,硕硕一开始空了,放弃了,我逼迫他一起做,必须会做,因为这道题难却不难,只要掌握概念,步步为赢,一道题检验两点之间最短线段,用武老师讲过的等距线段转移法,轻巧解决问题。
通过三线合一和角平分线性质,一步步求证三角形全等,以为求出两边相等,通过sss最终证明全等后,它们的高相等。
写了一堆,真心觉得学习不容易,作为孩子,他们掌握的东西太多了,面面俱到,真的是神娃。
这就是初二数学,如果小学数学特好的孩子,到了初中不坚持超前学,也不能如何。
如果这卷子是期末考试,硕硕无法及格,这说明孩子没努力吗?不能,只能说我们的努力跟不上中国教育,当今出题人都变态,都太能,他们比智慧之神都聪明,为了实现教育分层,我们的孩子都在受着中国教育的摧残,谁说中国时十年教育改革是成功的?
十年前,那个横中班长说:“一分就能斩千人。”虽然他没有考上清华,却成为了外交官。
看来,在中国学习的孩子,有两个出路,一个是最终成为闲云野鹤,另一个是登峰造极。
真不知道,发展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花了大把银子,孩子还是普通娃,只能得60~90分,难道这不行吗?
挺矛盾的,不知道圈里妈妈都有没有如此感受,自己比孩子还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