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琅琊榜》想起
看《琅琊榜》看得很认真,又开始不自觉地做各种思考分析,不知道是它契合了我近期的点,还是我总是能从接触的东西里找出契合自己当时的点。然后我想到了陈对我的那个评价“活得太用力了。”她的这个评价出来的时候,我很想反驳,我只觉得自己是想养成一些习惯,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做着月计划总结,我不明白为何她称之为“用力”,其实到目前,虽然那个方法已经被我摈弃,仍旧觉得那是个不错的方法,我之所以不用了,是因为似乎我不喜欢那样的写作方式,虽然我的人理性得不得了,但写起东西来还是随性感性的。
但,其实陈并没有说错,我确实用力,我用力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重重地拿起我身边的每一样东西,比如我看一本书、看一部剧,我非得把自己看进去不可,我非得去发现点什么,非得给它们找出意义来,或是非得给其中的一句话、一件事或整体反复地分析,最后得出或许并不存在的一般道理。
这次的琅琊榜,让我很努力地想”机关“这词,是算尽机关的机关在前,还是政府机关的机关在前?实际上,机关是机械的关键部分,算尽机关和政府机关都是延伸。也许这两种延伸早已互相影响了。有时候我觉得或许我也懂得像梅长苏那样睿智而善良的算计,安庆人或许还是有能力精明的,但更多的时候我感觉的是林殊的无奈,他多不想如一个谋士。我最喜欢的自然还是靖王,甚至觉得这世上会有人不最喜欢他吗?他直率、刚正、倔强、毫无畏惧,他重情义、不畏强权、不重名利、又有能力和胸襟担大任。每每看到他盯着梅长苏想林殊的时候,谁的心里能不涌出一片柔情和感动?
我时常想,不知陈有没有看这个剧,如若看了,她会觉得我们俩是梅长苏和靖王中的谁,是我是她靖王身边的梅长苏呢,还是她是我靖王身边的梅长苏呢?我会觉得她可能会觉得我是靖王,她是梅长苏,因为我有着和靖王一样的倔强,而她有着和梅长苏一样的睿智,但这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她愿意像梅长苏为了靖王那样为我,她愿意为了帮助我做那幕后的人。
当然我如何能自比靖王,而我如此向往于他的性格,更是因为我性格中缺少那些,最近里时常会觉得自己懦弱,遇到分明不认可的时候,却没有勇气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有时候甚至会附和别人几声。真不明白,为什么会觉得反驳别人,不同意人家观点会不好意思,大约因为对方说得那么自信吧,否定的话语似是人家笑脸上的耳光,就是出不了口。我虽然心里愤愤,明白正义真理所在,也淡泊名利,可是终究不够率直与敢言,而且太多的考虑,便无法做到毫不畏惧。
好吧,说过了剧,再说说这重拿,亲情友情,我自然是看得极重,虽然我觉得我并未做什么值得称道的,可依旧不时会有朋友说我已是极好的妈妈,而我自己则明白这其中是宝贝如何牵着我向前走,他引领我开启自我心智成长之路,我并没有为他做什么,而完全是在他的帮助下走上找寻自己的道路,最后我的养育之路完全变成了自我成长的学习之路,我相信言传身教的作用,我相信只有做好自己,才能养育好宝贝。因着我的宝贝,我慢慢学习实践了一些个人管理方面的知识,努力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爱好等全部领域,我的这些努力是为“重”。而在朋友之间,我总觉得我对大家的帮助是最小的,每个人都有她们的睿智面,只有我,没有值得一提之处,但是她们都不嫌弃我,都很爱护我。虽然我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在她们有事情的时候,我也尽心去倾听,尽心去想我能想的办法,这也为“重”。
话说要“拿得起,放得下”,我每每重重地拿,该如何放下呢?在脑袋里的思索是为重,在实际中的实践却为轻,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轻轻地落到实处。这个轻,有两个原因,一是着实只可以轻,就像你不能因为爱宝贝而想掌控于他,就像你不能跟闺蜜真的形影不离,人与人的关系再亲也只能轻,需要空间自由。成长之路的践行也是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也为轻。二是你也没法不轻,很多事情你看得再重,也只能累心劳神,你必须放下,甚至是轻轻地悄无声息地放下。
我总是对人微笑,却无法对人表现多热情,也许也是这个心理在作怪。我愿意做一个执着认真却又风轻云淡的人。说到底靖王又何尝不是一个这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