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是个好老师。他科举名落孙山之后。决心不再参加科考,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手把手地亲自教两个儿子。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苏洵名垂千古的政论散文,给儿子苏轼的影响,是至深致远的。
能把两个儿子都教育称名垂千古的大文豪,当然是教子有方。苏洵的教子之方,有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循循善诱,培养兴趣。两位儿子聪颖过人,但也十分顽皮,贪玩。平时都由夫人程氏教育。后来,苏洵觉渐“子不教,父之过”。即着手亲而为之。孩子贪玩,不愿读书。打,劝,效果甚微。 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单纯传授知识,那只不过是给条鱼吃;而使他们有兴趣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则是‘授之以渔’,是给了不愈的工具和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
其次,是学识似海,广教博学。苏洵教两个儿子读书,诗词歌赋,诸子百家,样样都教。而且,苏洵故意‘藏起来’的书,大概就是‘闲书’,也允许孩子们去阅读,不只限于传统的教科书。这样就给孩子打下了广博的知识基础,把他们领进了知识的海洋,任其击风搏浪,起帆远航。
再者,是发现苗头,善于激励。俩孩子聪明绝顶,智商高,悟性强。常常学习成绩突出。比如苏轼写的《却鼠刀铭》苏辙写的《缸砚赋》都显示出初期的文学才华。“小荷才露尖尖角”,为了激励他们,让他们把这两篇文章誊写下来,裱糊之后,挂在墙上。提高其写作兴趣,增强信心。
还有,就是戒尺在手,严格教子。苏是天性贪玩,父亲讲的《春秋》到了该读完的时候了,却才读了一半,读不完就要挨打,一尺长的铜戒尺,,打在手心,要痛好几天。父亲还没动戒尺,吓得苏轼汗流浃背,坐卧不宁,好像是吞了钓钩的鱼。一直到苏轼60多岁贬居海南时,梦见小时的这种情形,还是吓得一身大汗。由他写的《夜读》为证:
夜梦嬉戏童子如,
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
今乃徂及桓公初。
坦然悸悟心不舒,
起坐有如挂钩鱼。
事隔几十年,再梦见少时读书情形,依然心有余悸,大汗淋漓。足见其父,执教之严格了。自古道:“严师出高徒”,真是至理名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