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房,时间变成了特殊的线条,时而仓促时而漫长。我也难得有了机会,得以和爸爸近距离地聊天。
爸爸今天输液八瓶,大半天的时间就在躺床中度过了。医生嘱咐要抓握拳头100次,爸常需提醒;还要多交流,锻炼口舌运动力。
我们的话题天南海北,有时家常,有时时政。爸强打精神,聊起几任领导人引领的不同时代,慨叹时代的伟大变迁。上午爸说起吸烟的危害,以及自己35年的烟史,当初大多吸梁山烟和白梨烟,又苦又涩仍欲罢不休;现在看到再高档的烟,都拒之门外。
“爸爸,你为什么在十八岁开始吸烟?”
“那年高中毕业,文革不让高考,离开学校,一片茫然,苦恼。”
爸最怀恋的是他的学生时代,却无奈遭遇文革,学生时代便定格在了那张意气风发的高中毕业照上。爸说最近常做梦,匆匆忙忙参加高考的梦,常在突然间惊醒,原来是一场空……
爸心中的悲苦,是任何人都无法体味的。他曾是同学心目中的“活字典”和“计算机”,攀登书山的路上可谓所向披靡,很少有征服不了的困难。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他一路担任班长,早早有了男子汉的担当意识和勇敢品格。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他的大学梦那样地丰盈与璀璨,却在文革的年代里凋零和夭折。
我渐渐理解了爸爸吸烟的原因,可惜大大损害了健康。“那是一个坏习惯!”爸很坦率地说。他做事生猛利索,不服输的倔强性格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那双掂笔杆的手握起了锄头,金黄的麦浪便闪耀了一种执着和坚韧之光。一年年的躬耕,催生着簇新的希望,却也让父亲拥有了浓的化不开的土地情结。
他热爱土地,却不爱惜身体。多年以来,我们姊弟都劝他离开土地,他不肯。原来说到六十岁就不种田了,后来说到六十六岁就不干了,再后来要干到七十岁,如今超过七十,还没放下那方田地。生在中国,深知农民之苦,虽然现在机械化种田,但仍免不了天灾的侵袭。无论旱与涝,都会给农民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个别年景会遇颗粒无收。
谈及2021年秋收秋种,爸说那是解放以来第二次拖到立冬种小麦。洪涝来到了家乡的土地上,玉米地能撑船,成熟了的玉米却无法收获。就那么一棒棒、一袋袋、一车车亲自由我的父亲背出来了,他已两鬓斑白,腰身不再挺拔,而且腿脚不便,走路蹒跚。更关键的是他早有脑梗发作过,只是不在意,只是没和我们讲起过。
早在2020年腊月二十八日,爸刚从外回到家,倒好的水还没喝,就被邻居叔叔喊走了:“去我家喝茶了!酒肉都摆好,家庙祭祀的事情我们要商量,就差您了。”不料刚到他家,“扑通”一声倒在他家院里……
后来苏醒过来,邻居和妈妈都要带他去医院,爸怎么也不肯。他执意说:“没事没事,只是大脑一时供血不足。”过了很久,后来的后来,我们姊弟才电话里得知此事。
哪怕大病来临,爸仍不把自己当病人。他怕麻烦亲朋、邻人、孩子。想起他毫不关心自己的身体,我就不由地生气:“爸,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爸说:“能自己扛的事自己扛,你们都忙,哪有时间?”
爸的奉献精神远近闻名,为别人付出大爱而惟独忘了自己。他为乡邻调理纠纷,为村民义务贡献,为家族筹划大事,为小家顶天立地,只要别人有难他都会倾力相助。而自己体力不支、疾病缠身时,又如此地隐忍而逃避。就在早上护士离开后,还不住地说:“家有孩子,你赶快回家。我马上出院!”
正是这闪亮的品格,让爸爸无论身处何地,都让人折服不已。病床上爸爸话不多,个别时候还会有停顿、失忆,但这并不妨碍别人对他的尊重与敬仰。邻床一个陪护男子说:“大爷知书达礼,世面广,一看你就是个退休干部,你啥行业的?”听到我爸在农村,他很惊讶,他说农村人怎关心这么多国际国内大事,而且深明大义,身体立行。
疫情期间,医院加强层层防护,许多人有抱怨,甚至有人会有反抗。爸直接说防护第一,来到医院就要严格遵守。他说美国一场新冠肺炎死去了八十多万人,太震惊,一条条生命呀。中国防护政策好,执行力度大,才有这么好的局面。
爸对我们的影响更多是关乎精神与灵魂的成长。在物质生活愈来愈丰富的今天,追求高配生活是很多人的追求,爸说这没有错,但他强调要学会删繁就简,修出丰盈的内心。人生万千烦恼,不是得到的少,而是想要的太多。如果欲望大于能力承受范围,人就会付出巨大的压力、焦虑的代价。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爸爸认为这句古话很在理,也是一种人生常态。但他又奉行着“吃亏是福,难以糊涂”,还信奉“知足常乐”,因而他达观而豁达,正直而阳光,爸的心胸如海洋般宽阔,无论风平浪静还是惊涛拍岸,都是一道风景。
大地之大,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莎士比亚认为“人乃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生命如此可贵,亲爱的爸爸,惟愿您的关注点慢慢转移,由外渐渐转内,多多关心自己的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