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信佛,学传统文化,或是学心理学,学了很多的东西,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很难做到,或者说依旧痛苦、纠缠、轮回,始终跨不过自己的模式。
这几天,受一股能量的牵引,突然间就想写这样的一个主题:家庭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家庭关系是外在所有关系的源头,家庭这个道场才是最好的修行道场。将家庭里的各种关系处理好了,自然,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也都会迎刃而解。
跟父母的关系,这个一切关系的根源,我们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上,父母给了我们肉身,让我们得以在这个世界上存活;养育我们,让我们懂得生存之道;而真正伟大的父母在于,给予我们困难,让我们学会生存之道。学会脱离开别人的依靠让自己强大。所以,对于父母,我们除了感恩再无其他。记住一句话,父母生下我们,其余的一切都是赠品。当我们自己为人父母了也要知道,尽自己可能给到孩子精神的富足,而非物质的财富。
与父母的关系对应的是外在与领导权威的关系,对于领导,老师或是任何曾经给予我们指导的人,我们也是做到尊重与理解,虽不是我们的再生父母,但是能在精神上给到支持的人,就是最大的恩人。
跟子女的关系,反射到社会中就是跟员工、下属的关系,很多时候,很多领导在带团队时都有种当爹当妈的感觉,其实,就是这种关系的折射。所以,当开除员工的时候,可能员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做领导的却要难过伤心很久,就像丢了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自己的员工,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不管你是一个严厉的家长,还是一个护犊子的家长,终究只有爱,能化解你与员工的所有问题。
跟兄弟姐妹的关系,就是我们跟朋友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很多独生子女很难处理好跟同事的关系,也是源于从小没有一个这样的环境来锻炼,不知道怎么跟自己的同龄人相处。我见过很多跟兄弟姐妹相处很好的人,一般上也是在工作中很受同事或朋友喜欢的,就因为从小有这方面的练习,关于矛盾的、冲突的、和解的,统统在这个关系里得到锻炼。所以,当自己跟同事、朋友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多去回看自己,在家庭中回看自己,对待兄弟姐妹是怎样的一种情绪或是相处模式。那有的人会说我没有兄弟姐妹怎么回看,其实这样更好,因为你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体会这种亲情,从小的玩伴、要好的同学等等,这些都是亲情。就像知否里面的顾二叔和盛长柏,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比亲兄弟还要亲。
跟伴侣的关系,就是我们跟事业或者合作伙伴的关系。风水里经常说离婚毁财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人处理不好跟伴侣的关系,遇到问题就是想着通过结束关系来结束问题,殊不知,这种逃避的方法并没有解决问题,在下一段关系里这些问题还是会反复出现,像轮回般永无止尽。所以,心理学常说: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换再多的泳池也不能学会游泳;一个不懂得经营感情的人,换再多的伴侣也是徒劳。扩展到事业中也是一样,很多人跟合作伙伴从最开始的惺惺相惜到最后的分道扬镳都是源于不懂得,合作就像感情中的互动一样,是需要相互理解、包容和利益共享的。遇到问题,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所有的关系都是源于我与周围的关系,我在家庭里是什么样的,出离家庭,在外面亦是什么样子。所以很多人修行,要到寺庙中去,到深山中去,其实也只是一种逃避行为。要修行,就在家庭里修,跟自己的父母亲人,跟自己的伴侣,好好的相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内在获得快乐与自足,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修。修行的最终目的一定是获得快乐、幸福,而不是痛苦或别离。在家庭里经历这些,穿越过去,才能真正达到修的目的。
也有很多人在外事业不顺,会归结于自己时运不济或是大环境不好,殊不知,大环境或是时代特征,也是受千千万万个家庭能量的影响,古人常说“家和万事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家庭和睦,家里的风水就是好的,千万个家庭的风水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所以,与其去怪社会,怪大环境,不如好好审视下自己的内在,回看自己的家庭关系,你真的爱自己吗?你真的爱你的家庭吗?你真的敢于面对家庭里的各种矛盾和困扰吗?当你遇到问题时,是解决还是逃避?当你解决问题时,是用爱还是用恨?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用在今天,一个小家都搞定不了,如何去搞定大家?愿每一个人,都带着爱,带着觉知,在家庭里修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