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出现的一句话,觉得比较符合现在的心境,于是“拈来”一用。既然“拈来”,自是认同。
今天一天都在参会,主题是“课程评价”,我们是第一个汇报,也想不了那么多,第一个就第一个,我校实在做就实在讲,专家用“真、实、情、好、活”五词对我校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几个改进的建议,有的认同,有的可能是水平没到,无法理解。在听专家对每个学校的点评中,我感觉自己是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与宋校聊了聊,与熟悉的朋友聊了聊,大家似乎对于课程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像这样比较上位的概念,确实不是一两天能够弄清楚的。但踏实地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到是无比的实在。
不过,我并不后悔在此事上所耗费的时间,专家的点评使我知道了自己在梳理过程中的盲点,兄弟学校的汇报让我知道了陈述与梳理的多种方式,更是在众多点位的思考中,我明确了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幸有你来,感谢陪伴来的同伴,其实更是对自己说:“幸好我来了!”
“幸有你来,不悔初见”,写着写着,好像就偏题了,语文老师又该建议我换标题了。不想换,因为喜欢它。
回到学校,3点半,还可以到教室去晃荡一下,从办公室搜罗了一袋小饼干,想去逗逗学生。来到教室,前面正在进行班干部演讲,我就从后面悄悄地进。祉乐看到我,兴奋地说,廖老师,我想竞选数学科代表。我也兴奋地告诉她,好呀。如果一个数学科代表能换来这个数学成绩最后一名孩子的学习热情与改进,何乐而不为呢?庄看到我说,廖老师,你到哪儿去了?我说,怎么想我了,他倒答得爽快:是的。
演讲刚好结束,语文老师将剩下的时间送给我,第一排的志看到我手上的饼干,发出感叹:哇。于是调侃大家,有的人见到老师,满眼是老师,有的人见到老师,眼里只有饼干啊,全班大笑。
下课时,我请回答了问题的孩子上来分饼干,于是两个孩子找到我,一个说,我一直在举手,我说,你来吧。另一个孩子用责怪的语气说,廖老师,我一直在举手,你都不请我,我调侃他,虽然我没有请你,但我的眼里一直都有你。孩子说,我记住这句话了。
其实,他说不定转眼就忘,但那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个孩子高兴地离开了。想想也是,一节课中,能回答问题的人次就那么几个,可老师的眼里真是有所有的孩子啊。所以不用怀疑,不用质疑,无论初见还是“熟见”,见了,即好!
喝杯茶休息一下吧!这也是屏幕语,期待哪一天鱼儿能分享她在动车上喝茶的照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