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虽然忙,但是我的脑海里一直在构想书记提出的那个点,“把学院和书店结合在一起,让2000+学子通过阅读受益”。
这件事情,被我列为2019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原因有很多,第一,我本身还在读大四,母校对我有栽培之恩,我愿意在最后一年,给予我能够帮助的地方。第二,大学期间我受到很多学长学姐的帮助,他们帮我开拓了视野,让我更新了思维,现在有同样的机会在我眼前,我想起了她们对我的无私帮助,我渴望像学姐学长们一样尽我的力量。第三,书店能够提供相应的内容和平台,不仅给各阶段的大学生带来改变,还能给他们实践的平台,能够有效链接学院和书店。
总之,好处太多,我要花足够的心思在上面,像我们学院那么重视学生发展,应该做出成绩引领改变。
对于这个项目,我目前有这些考虑:
第一,角色定位。
我是一位陪伴者,我们书店负责搭平台传递知识,学校负责配合、协调及鼓励,和我们一样是平台搭建者。改变由学生把握并进行,他们能够变成什么样,我们不去设限,我们尽力即可。
第二,针对的人群是哪些?
看似人群是全院的学生,我也希望是全院的学生,但是更精准地来说,是那些“可燃者”和“自燃者”。这些人可能一开始没有主动成长的意识,但是能够被吸引被影响,愿意为成长付出时间和精力。而那些“阻燃者”,会慢慢划出目标人群,我的能力有限,我做能力范围内的事。他们至于以后如何,看他们自己的造化,或许他们只是醒悟的时间比较晚,现在还不想被人唤醒。
第三,我们能够给他们什么价值?
这些可燃者和自燃者,他们处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且不以年纪和专业划分。
有的可能渴望在表达力上有所提升,有的可能在学业成绩上有目标,有的可能对赚钱和商业感兴趣,还有很多面临着职场能力的提升。
我的想法是按照需求来开展,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来自不同的年龄,但是没关系,有着共同目标的人在一起,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对演讲感兴趣的,我们输出演讲类书籍,搭建练习演讲的平台。
对职场能力感兴趣的,我们输出创业管理类书籍,帮助对接企业实习或者就业、创业。
对沟通感兴趣的,我们输出沟通类书籍,提供相应的训练营……
只要你有需求,在这里你就能够通过阅读和组团解决,在前进的路上遇到越来越好的自己。
我不希望这变成一种无聊的常态活动,舞台是这些年轻人的,他们可以参加也可以旁观,只要能够因此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我想这就够了,不一定把每个人都变成阅读者,阅读只是最低成本成长的方式而已。
第四,我们和传统的读书会有哪些不一样?
哪里都不一样。
书记跟我说,不能跟传统读书会一样。我十分赞同,这些孩子有个性,有自己的特长,用一个框子去装,那实在是浪费人才。
就像彦彦老师晚上分享彦值圈的发心和价值,我想这件事也是如此,我们做土壤,让他们因此成长为自己的参天大树。我需要他们的帮助,我也希望他们愿意参与,觉得这是一件有趣有意义的事情,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成长。
所以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
1.调查大家的需求;
2.把读书会里的书按主题分类;
3.设计相关的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4.寻找和我一起做这件事的人;
5.行动、复盘、迭代!
2019年的前半年,我就做这件事了!欢迎你来献计献策,一起陪伴着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