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我坐在书房里看书。按耐不住的渴望,想去吃个水果。从冰箱里拿了一只梨到厨房,洗净了准备削皮,却发现那个常用的红色削皮刀不见了。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筷筒里,碗架旁,餐桌,地面都没有。它去哪儿了?
我嘴里嘀咕着,大脑在飞速运转。目光首先落在第一嫌疑人身上。
看老公,坐在客厅沙发上磕着瓜子,盯着电视屏幕,专注地看电视里的赛车比赛,和情绪激动的解说员同屏哈哈大笑。他面前的茶几上,也没有摆水果。
我猜想,他肯定没用过削皮刀。晚饭后他一般不吃水果。晚餐他炒的青椒肉丝,也没机会接触削皮刀。
那“红色的宝贝”去哪儿了呢?我站在厨房苦思冥想。突然,心里咯噔了一下,想起了上个月也发生过同样的情景。
有一天中午,我在厨房做饭,红色的削皮刀转身消失。当时,我一人在家,再无其他人在场。
谁在跟我玩捉迷藏?当时也是这样,极力回想做饭轨迹。后来,灵光一闪,终于发现了它的踪迹。
难道这次又会是这样?!
上午的时候、老公要外出办事,估计赶不回来做午饭,我主动承担,夸口说要给他做一个上周在面点课上学到的摊煎饼,让他体会一下商业版煎饼的味道。
吃煎饼,离不了土豆丝。虽然它是碳水加碳水的组合,是我极力避免的搭配。但为了学习老师的做饭手法,我也不顾及营养了。
按照老师教的步骤,我做好了面糊,还要醒20分钟。
家里一般是老公炒菜。11点钟他还没回来。看来,做菜是指望不上了,只好我自己动手。
这样,我边做煎饼,边见缝插针备菜。削了土豆,洗了红椒,要做凉拌土豆丝。
对,我想起来了。就是做土豆丝的时候,我用到了削皮刀。
难道它还在那个地方?
哎,幸亏刚才下雨,我们俩没有下楼散步,没有按惯例扔垃圾。于是,我赶紧弯腰去厨房圾桶里翻找。
果然,削皮刀藏在厨余垃圾袋子里,本来要扔垃圾的,因为他要看电视,因为下雨我没散步,垃圾还在,它也在。
突然想到,捡垃圾的人一定能捡到宝。世上一定有我一样的粗心人:脑不在线。
现在想起来,估计我家以前那个好用的厨房小剪刀,也是这样消失的。
还有我的茶几上的指甲刀。曾经认为是老公坐在沙发上剪指甲给我顺手扔掉了,估计这事我也逃不了干系。
事不过三啊。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了。顺手丢弃的原因,一定是当时脑子里在想其他的事。
所谓的关注当下,用在做饭上,也是如此。
把“破案”的过程说给老公听,他不接茬我的情绪宣泄,而是给了理性建议:给刮皮刀拴个绳。
我问,拴绳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说,一是提醒你,二是增加扔的难度。
好吧,不再反驳。谁让自己脑子开小差,犯错误呢。
知错就改,想办法解决。我在柜子里找了一个白色的包装绳,临时给它穿上。削皮刀拖了一个长尾巴,丑陋又可笑。
其实,可笑的不是它,而是我。它可以提醒我专注做事。
生活,一地鸡毛。越是忙乱,越要提醒自己慢下来,专注一点,避免分心,避免忙中出错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