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张《独生子》的照片入选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网友纷纷表示这是2018年最令人暖心和令人揪心的摄影获奖照片。右手是爸,左手是妈,儿子坐在中间,守护着自己的父母,一家三口在医院的病房里相互凝视,空气中弥漫着无助与无奈。
在过去,家中老人生病,家里的大人们可以从早到晚轮班照顾,而现在“孝顺”是种奢侈品,成本高昂,也是对子女们经济实力的考验。仔细想想看吧,如果你有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那么除了工作之外,属于你的个人时间究竟有多少?这些时间是否可以给父母足够的陪伴?而如果离开这份工作,你有了时间,可失去经济能力的你又拿什么养老去的父母呢?和同龄人父母养老的问题时,几乎每个90后都会说差不多的话:“我努力赚钱,用钱让他们过得好。”这更像是一句美好的愿望,而不是实际的解决方法。这世上也许真的没什么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过,这世上的人绝大多数人真实面临的问题,就是没那么有钱。
此外,目前我国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其中有1200万是完全失能的老人。买药、生活用品、保姆钱再加上医疗费,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怕人嫌弃,怕添麻烦,还心疼钱是这群懂事老头老太太的一致烦恼。让失能老人获得高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是整个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失能老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逐渐加强,对智慧医养这类智能辅具产品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人工智能养老的实现,将极大地解决传统养老痛点,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有助于提升失能、半失能及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质量
传统养老对腿脚不方便的老人非常不友好,人工智能养老通过语音识别,无需起身,即可实现开灯、开电视、开空调、开关窗帘,不仅如此还能通过人工智能工具实现语音购物、手机充值、叫外卖,阿里的“天猫精灵”就是人工智能养老的典型案例,这将在较大程度上便利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 ;人工智能养老还可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远程监测设备,加强健康监测和安防监护,避免空巢老人出现意外。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能够帮助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翻身等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等专业护理。以上这些优势是传统养老所无法比拟的,这将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失能、半失能及空巢老人的养老生活质量。
有助于提升养老服务的精准化水平
人工智能养老可通过智能传感器记录、收集老人相关居住环境及身体健康等各种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是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养老效率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建立养老对象微观数据库,每个老人有自己的急救卡,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了解老人相关基础及健康信息,有助于进行个性化的精准治疗。不仅如此,人工智能养老还可通过养老金融专家系统和养老健康专家系统,因人施策,解决老人养老金融服务和养老健康服务方面的问题,人工智能还能参与到智能评估中,针对老人过去的行为进行评估,这将有针对性地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有助于缓解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
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人员普遍年龄大、学历低、流动性高,护理能力离“专业”二字还有很大差距。老年护理人才常常因照顾老人工作强度高、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等原因,而选择更换工作,人才流失严重。随着人工智能养老产品的不断升级,喂饭、翻身、导尿、鼻饲、换药、洗澡、康复等工作将能顺利完成,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张明君表示,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为老年护理提供一半以上的劳动力,这将有助于缓解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短缺的状况。
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需求
人工智能情感陪护类产品,通过互联网 +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语音指令、表情交互和人机互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老人寂寞的状况,老人可通过人工智能产品满足个人爱好,填充个人生活,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需求。
国内最早的LED制造企业之一光莆股份倾力打造GOPRO智慧医养系统,应用现代人工智能、智能物联、信息技术、先进设备等,通过对智慧客房、智慧护理、智慧监护、智慧信息等的构建,全面推动智慧医养系统的建设,共同编织大智慧、大健康的智慧医养蓝图!它让我们看到养老的另一种可能:衰老,并不是终点,也许是人生的重新开始,人即便老了,也可以活得潇洒,活得有尊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