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与高人来往
《荀子》中说: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礼经》《乐经》有法度但疏略难解;《诗经》《尚书》古朴但远离现实;《春秋》简略但不够周详;
仿效良师学习君子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
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与高人往来,能让我们的修行之路更加顺畅。
常与高人往来,你会发现自己的学识和境界也在不断提升。
勤与能人共事
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茶余饭后的闲事,赚的是屈指可数的工资,想的是明天干什么。
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
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
智慧人的圈子,谈论是给予,交流是的奉献,遵道而行,一切将会自然富足。
如果想聪明,那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想优秀,那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会出类拔萃。
王阳明说,人要在事上磨,才能立得住。做事有时候,就是最好的修行。
而与能人共事,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促进我们迅速成长。
乐与众人分享
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特别是在利益面前,切记要学会分享。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自然“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
曾国藩又问:“当如何?”
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常与亲人相伴
人生短短几十年,亲人是我们最近的人。
但是,人生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亲情。
有多少父母忙于工作和应酬,甚至没能在孩子小的时候痛痛快快地陪他玩一场;有多少父母没能等到子女在膝下尽孝,没有享受到天伦之乐就撒手人寰。
一个人对待家人的态度,代表着他的真实品格,因为这是最最真实的本相。
事情是做不完的,钱也是挣不完的,但是家人,尤其是孩子和老人,等你的时间却有限。
有太多的例子,因为一心追求事业,后来事业非常成功,然而身体却垮了,再也没有机会陪伴家人,一切都变成虚无。
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多陪伴家人吧,孩子甜蜜的微笑,老人心平气和的脸,爱人任赖的眼神,给你提供的幸福指数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真正的成功,就是陪伴家人。
家人的幸福,只因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