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局组织了高考备考讲座,作为一个中年教师,事业无成,对讲座的态度却发生了不少变化,最初对专家彻头彻尾的崇拜接着开始怀疑不屑,到现在冷静下来,我决定自我清零,放空自己,认真听一听,我和专家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因此,我只带了一颗脑袋去了。
首先讲座专家先给特优生上了一节神经调节的课,从课标解读开始,把课标内容细化成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根据学生认知偏差详细讲解辨析,再呈现相应考点的高考题总结高考会考什么,怎么考。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很多老师自己理解不透,又与反射的结构基础相似,学生普遍答不上来或者答错,这点就深深吸引了学生。(我理解的上课应该有一般的环节,例如导入,然这里单刀直入,可能因为这是讲座,便以讲解为主了,从头讲到尾,还好,专家语言幽默,又有一定功力,倒也没有什么不适当。)
其次,专家为教师做了高考如何备考的建议,从新高考的背景,内容说开,由于时间仓促,内容刚讲了个头,就已经结束了。
回顾这次讲座,尽管容量小,因为怀着学习的心态,我倒也真的收获了不少。专家在对课标解读时,他对课标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也是知识点,我也一直在操作,他对神经系统知识的挖掘我也有考虑,有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具备专家的认知,自我提醒后,马上意识到也许别的老师也会有与专家相同的考量,只不过我此刻对自己更有觉知。如果,我们在教学认识如此相似,为什么今天坐在台上的不是我呢?专家的知识储备显然比我范围更广,更深,以今天讲座内容为例,很多老师包括我对神经调节的知识仅仅比教材略多一丁点,然专家更丰富,从简单的概念灰质,白质,神经,神经纤维到较深入的植物性神经,生物电发展,化学性突触等等都表现出特别的熟悉,基本上已经具备一个大学教师的神经学储备。再次,国家课改的各种文件及精神都条理清晰,领悟深刻,说出来也是头头是道。对近二十年的高考题也是如数家珍,那些高考题想考什么,还可以换用什么形式,哪一年,哪个省都了如指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讲解似乎更深刻,例如最后条件对照,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的描述与我之前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冲突,以至于我不得不在课下需要去重新审视我之前的理解。所以,专家之所以是专家,在于认识的广博性,深刻性,前几年有本书特别流行,什么在于细节,现在此刻的我感同身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专业发展还是太粗放了。
专家再次提到研究高考题,突然想到每年都有太多太多专家提到研究高考题,一线老师没有听过吗?为什么我们对高考题的熟悉还是仅仅停留在做过讲过呢?是我们没有没有与专家达成共识,不认可吗?我想应该不是,除了时间等客观原因,还有我们缺少研究的方法,思路。至少我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273c9701fa85ada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378ebc4d3bc37d7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57986dcf56fd2fa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0ebc57c5367d7d5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7b49be6e969d21f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a69afcb8ad1845e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9dc8a5f8f2bb38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06cf457459f8a43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ff9f133cc645a1b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443fefa5c85cd57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baac3d1735e1130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07859d99a0c1379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22009/ced4257ccc1c785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