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
(三声)
今天同大家分享,在这里远道而来的护法、居士、义工、信众。
老祖寺在山顶上,也是因为我们师父的缘故(上净下慧老和尚),师父当时在这里立愿建一个清修道场,清修道场就是很少办水陆法会呀,一些大法会很少做。
云水之居 生命的力量当时他提倡“三净”(干净,安静,清静)“三净”也重复了无数次,真正的修行就是要不断重复做。因为只有不断的重复做,我们才能看破内心的无明、烦恼、愚痴。我们是05年来这个地方,当时我们来到这个地方,我们来的时候师父说,三净,第一是清静清静实际上很难做到,前面两净比较容易些,当我们身口意三业真正清静时,我们就是成就者了。当我们身口意不清净时,才会在贪嗔痴里摸爬滚打,才会不断的在六道轮回里轮回。
这个安静呀,也有点难,因为凡夫的心都比较粗,像“粗声粗气”就是指凡夫。像有德行的人都很谦卑,非常柔和,也很勤奋。如果不谦卑就很狂傲,不柔和就很刚强,不勤奋就懒惰。这是我们是所有修行人,无论是什么法门,哪宗哪派,修学什么经典,都是要我们勤修“戒定慧”三学,远离“贪嗔痴”三毒。无论是跑多少道场,看多少经典都是在这上面成就。菩萨清静
在世间来讲就是"孝善行"成就,讲修行就是在“戒定慧”上成就戒“贪嗔痴”,“戒”也不是戒的别的,就是戒的贪嗔痴三毒,把这戒了以后。我们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我们才会看到对父母不孝,对师父不孝,对国家不孝,对大众不孝。认识到这就会感到身心的不足,升起大惭愧心。无论是说话也好,做事也好,就愿意专注在当下的事上。没有太多的散心杂话,妄想纷飞,身心才会清明。就不会被牵着鼻子跑,其实牵着的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就专注不了,也就清明不了,绵密不了。布施,持咒,念佛,忏悔,我们有时候在佛号上,有时候在持咒上,有时候不知道跑哪去了。
所以“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是离不开脱离苦海的心。我们出离生死轮回的出离心,有了这个出离心时,就自自然然远离远离贪嗔痴慢疑,粗声粗气,远离随心所欲。这个“随心所欲”修得很好的他是在慈悲喜舍当中,我们凡夫的“随心所欲”是在贪嗔痴慢疑当中。凡夫的“随心所欲”是随着凡夫一切的生死轮回的习气。菩萨的“随心所欲”也是一样,随着他发的愿,念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你看那些大慈悲者,我们恩师的随心所欲是很有艺术的,很具有大慈大悲的。不是我们凡夫的“随心所欲”不高兴就瘪着嘴,高兴就伸伸手,不高兴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这样出离轮回是遥遥无期的。
第一是要有“出离心”,第二要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心呢?愿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就是菩提心。这个菩提心还不是很大,初出的菩提心,真正的菩提心是愿意为所有众生的心。我们人处于食物链的万分之一的一份,还有九千九百九十几的不是人,不是人不是没有智慧,没有慈悲。只要是学过佛的都知道,释迦摩尼佛当时在菩提树下三叹,奇哉!“一切大众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妄想执着我们要将它看破,其实就是我们历代祖师说的修行的规矩。
我们修行真正要收益的就是从规矩开始,就是我们学佛也是一样,学佛首先从改变自己的习气开始。学佛首先不是要学空慧,专门诵哪个经典,是从规矩开始,说实在的劝大家看看《弟子规》。世间的有看过,也有没看过,看过的不一定做得到,也不一定做不到。但是我们真正学佛不偏、不狂,学佛首先要认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身的苦。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没有一点缺点,都是别人的问题。那么我们走到哪都是不受欢迎的。
记得我们刚开始出家的时候,师父就和我们讲过“出家从恭敬和谦卑开始”,恭敬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规矩,我们为什么恭敬不下来呢?其实就是太无知,所以就恭敬不下来,谦卑不下来,所以就狂傲、懒散。要想真正见法性,见自性我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该怎么见。
我们来到道场,大家如果说走亲访友也可以,不是走的酒肉朋友是清静的道友。当你的身口意清静的时候,自然会遇见清静的道友,当你的身口意不清静的时候,碰到清静的道友也感觉他是个傻子。修行和世间法有很多是相同的,也有十八种不同的。大家真正的想出离苦海,想脱离轮回,一定不是在外面捡垃圾,一定是在收宝藏。这个“宝藏”是什么?说简单很简单,简单的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慈悲喜舍”这个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很难很难!
再说复杂一点,那就是十二个字,“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布施好像我们天天在布施,我们凡夫布施的都是在“贪嗔痴”中布施,只有真正的菩萨在,布施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所以我们静静的问一下自己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我们伸出了多少次温暖的手,关爱的语言和温暖的怀抱。我想大家有这个时候,也有不多的时候。所以我们来到道场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滴水,记得刚开始和师父在一起的时候就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修行不了道,原话是‘披毛戴角还’我们改成‘看你拿什还’”。
就是我们无论是居士也好,护法也好,义工常住也好,我们既然来到这个道场就要与道相应,怎么相应呢!越简单越相应,越复杂越远离,怎么简单呢!简单到你不起心动念的时候。那,那种清安,那种快乐,那种健康,是无法用语言和金钱相提并论的。所以大家祖师大德都是从这中出来的,从哪里呢?“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苦也是由心造出来的,病也是由心造出来的,诸佛菩萨清静的妙庄严国土还是由心造出来的。
所以希望大家来到道场要珍惜,感恩,保重!
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